377 溯源(過年好,我又回來啦!)(第2/2頁)
章節報錯
湯昭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設,卻注意到了孟化舟的欲言又止,道:“都這個時候了,你又吞吞吐吐什麼?你還有話就趕緊問,一會兒房間主人回來就沒時間了。”
孟化舟不明白湯昭莫名其妙的顧慮是哪兒來的——房屋主人?那不也是個混混麼?
那混混回來又怎麼樣?若是懂事算他運氣好,若是不懂事,也不過一道雷的事,又在乎什麼?
對驚蟄山莊出身的孟化舟來說,湯昭這種顧忌太多的性子比那些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還要匪夷所思,是一種乖僻的趣味。
但他得到了湯昭的允許,多少鬆了口氣,抓緊時間問道:“老……老先生,你這門弦子曲你是跟誰學的?我打聽了餘霞郡所有藝人,都說沒聽說過,只有些懂行的老藝人說只有你能唱。這不是曲門的老書傳承,你從哪裡學來?”
那老瞎子本來都快忘了這塊活了,現在重新唱了一遍,倒是勾起不少記憶來,道:“回大爺的話。這個活是小老兒的開蒙活兒。是跟我的開蒙師父學的。他就在我家隔壁,是個孤老頭兒,無兒無女,只會唱曲兒,靠著當場攢下的一點兒積蓄過活。因為我去他家玩兒的多,他看我還有資質,便給我開了蒙。正好我家孩子多,爹孃也想叫我學個吃飯的手藝,便叫我做了他的學徒。”
湯昭聽懂了,這差不多就是他和陳總相遇的模式。你永遠不知道你隔壁那位孤苦伶仃、身體衰弱的神秘鄰居會教你點兒什麼。
孟化舟繼續追問道:“你老師叫什麼名字?如今在哪裡?”
老瞎子翻著白眼回憶,道:“他老人家,姓許……名諱上才下德。我十歲那年他老人家就過世啦。死後沒有家人,還是我傳送的他,沒有祖墳,找了塊野地埋的。”
孟化舟點頭道:“果然姓許。你聽他談起以前的事情沒有?他這曲子是家傳的,還是他自己編的?他年輕時候有什麼經歷?”
老瞎子十分為難,道:“師父死的時候小老兒才十歲,只記得學藝了。實在不記得師父的身世。我們這些人生意人,別管年輕時怎麼火穴大轉,掙了多少多少錢,老了之後沒有產業沒兒沒女一定是淒涼的。老師不跟我說,我也沒問。”
湯昭倒是插口問道:“你追問這些做什麼?什麼果然姓許,姓許怎麼了?你說……許叢生?”
他忍不住笑了起來,道:“你這也太有想象力了吧?如果姓許就是曲子主角許叢生或者許叢生的後人,那閣下姓孟,怎麼不是的主角孟雲的後人呢?”
此話一出,孟化舟勐然轉頭看著他。
嗯……
“不是吧?”湯昭吃驚,“還真是?”
孟化舟沒有明言,但意思是預設了。
湯昭恍然,這麼說他們家祖上真是孟雲?
等等,孟雲不是從許叢生那裡改的名字嗎?同一個主角怎麼能有兩支不同姓的後人呢?
難道說這本書雖然框架相同,但其實是兩個不同人的相似經歷嗎?他們都上過仙城,然後分別記錄以不同的載體下自己的故事?
但是好像不對。
湯昭再三對比這兩個作品,覺得就是一個作品改編的,不然走勢、節奏一模一樣還罷了,男主後面鬥法加的爛俗法術都差不多,細節也對的上,哪能這麼巧?
那麼,真相只有一個……
“你祖上偶然聽到了這個曲子,心裡愛上了,然後改編了一番,把主角改成了自己?然後發行了一本書?”
這不是……挺不要臉的行為嗎?
要不是這曲子也好、也好,一點兒也不火,更不賣錢,這年頭也沒什麼版權法律這麼一說,湯昭都要懷疑這是惡意抄襲取利了。
現在看來,可能是孟家先人看書看入了魔,虛實不分,把自己代入了。
不過,從改編的版本來看,孟家先人顯然是把這個故事當做一個虛幻的世界,讓自己在書裡過過癮得了,怎麼他的後人還更進一步,追到現實裡來了?
這入魔的程度更深一層了吧?
孟化舟不欲解釋,繼續問道:“你師父有什麼遺物?人埋在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