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雲中曲(第2/2頁)
章節報錯
湯昭看著他側著身位若有所思,順手把杯子縮回來,自己喝了一口。
那老頭身上漸漸暖和,又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心情稍微平靜下來。到底他是老江湖,這麼多年跑碼頭,他也不是沒經歷過風浪,總算鎮定下來,開始調絃子的音準,彈了幾下,發出“崩崩——”的聲音。
“二位爺——”他說著二位爺,但面向的是湯昭的方向,剛剛湯昭的聲音是從那裡來的,他衝著湯昭時心中有安全感。
“今天小的給您唱一段‘雲中夢’,講的是一個樸實的小夥子,偶然間進入一片雲彩,見到一座雲中城,遇到一位好姑娘,在那裡生活了幾年然後重返人間的故事。這故事是小的小時偶然向一位老先生學的,多年沒有演了,詞兒也不瓷實,曲兒也忘了不少,有什麼到不到的,還請您二位多擔待。”
湯昭恍然,心想:果然是這個!
這不就是《雲夢仙都》的曲子版嗎?
湯昭登時想到了黑寡婦給他的那本。當時他看了就猜測或許那書裡描寫的仙城真實存在,而且是一把強大的劍,還猜測黑寡婦是不是對此劍心存幻想?
後來黑寡婦沒有出現,幾次派人來時也沒有提過這件事,湯昭也就把這件事拋在腦後了。
別說不知道是真是假,就算真的有這麼一把強大的劍在雲上等他,他身為劍客也不在意。那把劍再強能比得上支撐碎域一角的“金烏劍”麼?有人追著把金烏劍塞給他,他都不稀罕。
這年輕人追過來也是為了聽這個故事?他和黑寡婦一樣,也想要這把劍?
湯昭覺得八九不離十:這人還年輕,自然有夢想和追夢的動力;在普通人階段能使用法器,靈感天賦也不會低;看穿著和氣質,家裡多半有錢,這樣的人物恐怕要成為劍客也不為難。但他既然不是,除了修煉未成,多半還是心氣兒高,想要最好的——一般的劍他都看不上,一心追的就是傳說中的劍。
湯昭自然不會置喙人家追夢,他只是覺得不靠譜——那把傳說中的劍也真是隻有傳說,要麼就是前朝印刷的,要麼就是瞎了眼的老藝人學的曲兒,能從這裡面找到什麼線索?
真要是這麼容易找到,那還能是傳說麼?
崩崩——曾——
“我表的是,西山之外那個西山村,西山村裡有位小郎君。若問小郎君生得怎麼樣啊,那個裡格兒啷咯呦……濃濃的眉毛大眼睛……”
這詞兒是真水啊。
湯昭聽得無精打采,雖然老頭唱的是他的鄉音,彈得也是暮城流行的弦子曲,但他從小就聽不慣這個,何況老頭唱的也不好聽。這曲子湯昭懷疑能不能賣出錢去?怪不得失傳了呢。
後面接著光描寫“小郎君”的外貌就有七八句,每句都是大水詞兒。
聽這個曲子,湯昭真想給些雲夢仙都的作者道個歉——之前說你文筆爛,真是對不起了啊。
“那個小郎君啊……叫什麼?叫做那個許叢生喲……”
湯昭聽到這裡,突然一個激靈:不對!
人名變了!
書上不叫這個名字!
湯昭已經忘了那本書不少情節,但總不至於連這本書的主角的名字也忘了,那本書的主角名叫孟雲。
別看只是改了個名字,這裡面卻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般的邏輯,曲子要從書本改過來,那就不應該改名。改名就沒賣點了,就像說書先生說七俠五義,決不能把展昭改成展小二。
而且要改,也應該是往通俗了改,因為彈曲面對的觀眾要更貼近大眾,太冷僻優雅的名字不好傳播。孟雲這個名字好記又俗,還暗合了書名,絕不可能反而改成更復雜的許叢生。
或許……並不是書改曲,而是倒過來呢?
這曲子才是原版!
那年輕人露出一絲笑容:“終於讓我找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