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留戀(第2/3頁)
章節報錯
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枝似舊垂,
也應攀折他人手。”
江神逸也是第一次聽,不由得一愣,心想:這不是好意吧?是說人家綠了吧?
這要是不對景,還不打起來?
那書生聽了怔怔出神,眼眶微紅,盡是傷懷之色。
江神逸恍然,看向他的神色滿是同情。
湯昭也心想:原來江師兄猜對了,真是因為女子?也未必是全對景,可能有所感觸罷了。
但那書生雖然有所觸動,並沒有什麼頓悟之相,只是眼淚盈眶,喃喃自語而已。
江神逸看他如此傷情,碰了碰湯昭,低聲道:“你那些柳樹詩,有相似能生情的,說給這位前輩聽聽?”
湯昭點點頭,既然氣氛哄到這兒了,就差臨門一腳,他多說幾個或許真能有所幫助,能助人開悟也是一番功德,當下搜了一遍自己庫存的詩詞,念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為了應情應景,他念得抑揚頓挫,聲情並茂,雖然沒有相似經驗,還是儘自己所能念出深深的感情來。
那書生聽後,眼淚撐不住,從臉頰落下,越發顯得落寞。
但是沒有開悟。
江神逸看得更難過了,看向湯昭。
湯昭又唸了一首: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這首亦是離別之情,聽得那書生垂淚不已,只看著桌上燈火,雙眼發直。
還是不行?
湯昭覺得為難,大晉的古詩他也會,但這書生想必都讀過,只有陳總家鄉那些詩詞才能令他耳目一新,有所感悟,可是湯昭存貨也實在有限,搜腸刮肚,又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就這樣,湯昭一句句把他從陳總那裡繼承來的文化瑰寶唸誦出來,想不起整詩就唸殘句,儘量念得情景交融,只聽得連江神逸都難過起來,那中年人到後面以袖掩面,不能自已,當真有點“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的意思了。
到最後,湯昭實在尋不出詩詞來了,只得默然。
那書生一時收不住感情,在座中掩面良久,湯昭和江神逸給他遞了毛巾擦臉,又給他倒茶壓氣,折騰許久,他才緩過來,噎聲道:“讓……讓兩位小友見笑了。我心有所感,但劍無所得……”
不必他說,只看他背後半截未出鞘的劍就知道,湯昭的努力是白費了。
“可能是……是我時運未到,又生妄想,貽笑大方。時候不早……我……告辭了。”他說罷匆匆一禮,起身告辭。
湯昭和江神逸送到門口,目送他在夜色中踉蹌離去,都覺得沮喪。
江神逸搖頭道:“還以為能見到一個劍客的誕生,結果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