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明李秀寧說的沒錯,人一旦掉進坑裡,就很難爬出來。

尤其是還有竇夫人和無垢幫忙推的時候,想往上爬真的艱難。

不過好在曹昆身材高大,坑雖大,卻也不能完全埋沒他。

自晉陽離開,大船一路行進飛快。不過到底是陸地行舟, 對大船破壞極大。楊廣帶人砍伐大樹,以橫木墊在船下,這才算是稍微緩解了大船的壓力。

曹昆本不在乎有沒有船,只是覺得坐船走比較高階一點罷了。

再者說,他本是憐香惜玉的人,哪怕船上女子都是身懷絕技,曹昆卻也不想看到她們長途奔襲,著受勞累。

再不濟, 那白嫩的小腳卻要保護好了。

如此好的玉足,用來走路豈不是太過浪費?

馬邑自從被劉武周佔據之後,就徹底的背叛了中原。這年頭若說背叛中原,卻也不是很強大。畢竟剛結束戰亂不久,將異族驅趕出去。

要是說真的,這中原大地明面上是將異族驅趕出去,事實上異族只是換了一個身份罷了。與五胡亂華時期不同,那時候人命如草芥,異族成片。但是隨著楊堅崛起,大批異族退避之後,殘餘異族融入中原,看似是中原人的生活習俗,但是血脈之內的野蠻依舊留存。門閥世家那麼多,從宇文家,李淵,獨孤家等依舊霸佔上等地位就可以看出這世道依舊是異族當道。

異族無君無父,得利忘義,亂世之中最為容易崛起。

相反中原百姓卻懂規矩,知尊卑, 被各種規矩束縛,動不動就忠君報國,亂世之中卻顯得有些迂腐了。

若論當時情況,劉武周這等人勾結突厥看似賣國求榮,卻實際是現實局勢如此罷了。因為佔據上等資源的宇文家,李家,獨孤家等都是胡人血脈,他劉武周勾結突厥或者投靠李家又有什麼區別?

左右不過是為胡人賣命罷了。

古人說寒門難出貴子,首先要搞明白這個寒門是什麼玩意。寒門並非是百姓,因為百姓連寒門都算不上。

如果有種地的老百姓說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恐怕那些縣令什麼的會感覺被百姓羞辱。

因為你百姓算是寒門,我們這些小官算什麼?我們才是寒門好不好。

所以說天下變化從來跟老百姓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哪怕是明軍在世,老百姓也頂多吃飽肚子,依舊被欺壓。若是昏君當道,老百姓也只是吃不飽餓死罷了。

真正影響到的是上等人,說白了就是利益罷了。

劉武周勾結突厥也是為了利益, 既然投靠李家是給胡人賣命,投靠突厥也是給胡人賣命, 為什麼不選一個強點的?

若是引突厥南下, 中原勢必再次被胡人統治。但是他劉武周卻能改變命運,從一介寒門一躍成門閥世家。再者說,中原這地方邪性的很,無論是誰來,幾十年後都會被中原同化,到時候都是自己人,還說什麼劉武周勾結突厥?

谷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