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唐以來,江南文風日漸鼎盛。大宋立國與士大夫共天下,文教興盛,經濟繁榮,小小汴梁更是成為世界第一城,堪稱世界中心。不過文人強勢,武官自然沒落。有宋一朝兵將士卒不斷遭受打壓,更有大將軍抵禦外敵不允許大張旗鼓回朝慶功的事情發生。

文官喪師辱國,傷殘十萬士兵也僅僅是罷官流放,武將若稍微不敬就是謾罵斬殺,宛若雞鴨。

大宋割地賠款喪師辱國,卻依舊文人墨客共風流。所謂十四萬人齊解甲,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後人或許想不通,為何那些人寧可一個個從崖山跳落,也不敢回頭作戰。

怎麼都是死,為何就不願死的悲壯一點,死的有骨氣一點。

強如岳飛,守護百姓君臣,面對文官依舊毫無尊嚴,所謂岳家軍即使名聲巨大,其實在上位者中也不過豬狗罷了。

這就是武將在文人眼中的地位。

沒有骨頭的人佔據高位,在他們眼中那些有骨頭的就極為刺眼。

道理知識能改變世界,沒有護教神兵的知識永遠都是香餑餑。

民間傳說穆桂英掛帥,臨危受命帶領禁軍遠赴西北決戰,全家死絕,獨留老太君苟活於世,穆桂英更是丈夫戰死,嬸孃伯母命喪沙場。偌大將門只留下一老婦一少婦一幼兒守護家門,迴歸朝廷之後又如何?

不許百姓圍觀慶祝,不許汴梁百官歌功頌德。

禁軍死傷十幾萬,忠魂將門近乎絕種,在上位者眼中為他守護了江山的人就是如此地位。

十幾萬將士不如他們一篇詩詞歌賦,近乎死絕的忠貞將門更比不得上他們懷裡摟著的揚州瘦馬。

都說楊家女將是民間傳說,但是在古代這種特殊的環境一群女子走上戰場更流傳千年不能禁絕,百姓可能不僅僅是為了獵奇,更多可能是對男人沒有骨頭的羞辱。

歷朝歷代都有奇女子的傳說,但是如同大宋這樣新朝剛立走向鼎盛的時期,出現一個女子將門實在是奇葩。

有宋一朝武人地位之低歷代罕見,趙家滿門死絕也都怪不得別人。只可惜連累的天下百姓,無數女子有冤屈都沒人為他們說話。後人唯一記載的就是金國殘暴,可憐的女人誰又多寫一筆,當然那是為了民族融合。

大明立國,朱元璋殺貪官,又殺貪官。如果仔細研究歷史,被殺的貪官都是知曉經文大義之人。武將是把雙刃劍,朱元璋也防備武將,但是卻也沒有大宋那麼奇葩。

只可惜武將傳承艱難,又備受猜忌。等到明末,多年過去,文教抬頭,武將終於回到大宋時期的待遇。

多少將門一代代相傳,熟讀詩書,最後丟了血性。

都說讀書好,知曉家國大義,知曉百姓民生。但是讀過書的人有千百個,能站直了身子的卻不足十個。

自漢以來,匈奴扣邊,皇帝被圍。獨尊儒術,文教興盛,中原年年變強,然後草原卻每每打破邊防,擄掠百姓。漢四百年,草原一直是趴在巨人身上吸血的吸血鬼,能打敗,卻從不覆滅。能吸納,卻從不被教化。四百年時光,聰明的大漢人卻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某人設制九品,胡人霍亂中原。大唐天下盛世,歌功頌德,自嗨自樂,直到文人掌控朝堂,武人備受排擠,天下大亂,胡人再來。大宋杯酒釋兵權,與士大夫共天下,國民富餘超過歷朝歷代皇朝,但是卑躬屈膝也是歷史少見。大明以武立國,殺戮眾多。有名一朝鐵骨錚錚,哪怕是被稱為昏君的崇禎都直面生死,與國殉葬。

明末那麼垃圾,明朝那麼窮,喜歡大明的明粉還那麼多,是因為有原因的。

當然明末依舊有女將揚威,堪稱一股清流。

如今的大清同樣康乾盛世,文教興盛,我大清天下官員,人均能能臣幹吏。

上到白髮蒼蒼,下到稚童幼子都以讀書為榮,以科舉報效朝廷為目標。

甚至有人年邁中舉驚喜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