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我看到了好多金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懇請陛下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方才能彰顯出陛下的尊貴啊!”
朝中的儒家學派大臣紛紛跟在劉舍與竇嬰後面發言,懇請劉襄泰山封禪。
秦始皇之所以會在泰山行封禪,有很大一個因素就是齊魯之地儒生與方士的鼓動。
儒家聖人孔子一生最敬重者有二:一是周公,一是泰山。孔子就是泰山封禪論的堅定支持者,他的偶像周公輔佐成王,開創了周朝的昇平氣象,就曾陪護成王來泰山封禪拜祭。
“泰山岩巖,魯邦所瞻”“菘嶽惟高,峻極於天”,這是孔子晚年刪定的中二首的名句,表達了其內心對泰山的讚美。
孟子也曾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聖人與亞聖都被泰山無比推崇,使得在儒家子弟心目中,泰山就是最神聖的存在。故而他們過去鼓吹讓秦始皇去泰山封禪,現在鼓吹劉襄泰山封禪。
“昔齊桓公北伐山戎,到了河北之境;西伐大夏,越戈壁之灘,束馬懸車,登上了卑耳之山;南平河南之地。其九合諸侯外攘蠻夷,力挽諸夏文明,尚未封禪。”
“朕雖有意效仿秦皇泰山封禪,然上天尚未降下祥瑞,東海未出比目魚,西海未現比翼鳥,我大漢仍有百姓缺衣少食。朕有何顏面封禪,此事日後不必再談。”劉襄沉聲說道,語氣不容置疑。
劉襄剛剛穿越來大漢時,每天做夢都在想著泰山封禪,可是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念頭卻越來越談了。
因為劉襄覺得泰山封禪是一個坑,當今天下諸子所鼓吹的“七十二帝王泰山封禪”不過是子虛烏有之事,他翻遍大漢天祿閣所藏史書,都沒能找到出處。
秦始皇才是泰山封禪第一人,但秦始皇泰山封禪的目是為了宣揚“君權神授”、“安撫關東六國”和“追求長生不老”。
劉襄並不沉迷長生不老之術,天下也人心向漢、他幾次準確預測天然災害已經使得群臣將他奉為真命天子。
所以對劉襄來說“泰山封禪”除了勞民傷財以外沒有啥好處,最多在他極高的威望之上,在增加點威望罷了。
歷史上劉恆、楊堅、李世民這三個逼格拉滿的文皇帝都沒有行泰山封禪之事,同樣將國家治理的國泰民安。
在討論完“泰山封禪”之事以後,朝堂上的群臣包括太子劉徹都開啟了歌功頌德模式,用各種美溢之詞誇讚劉襄的功德。
四方使臣向劉襄獻上本國、本部族的珍寶,向劉襄表示他們對於大漢有多麼多麼的忠心,委婉的希望大漢能夠少欺負他們幾次,他們過的太慘了。
“陛下,後日長安賽馬場有一場賽馬比賽,這次比賽是少府精心準備了三個月的,有著從各地選拔而來的良馬,比賽全程十分精彩。”
“臣恭請陛下能親臨現場觀看賽馬,希望宣室殿的諸位公卿大臣和使者也能一同去長安賽馬場觀看比賽。”劉舍在朝會快要結束時,起身恭聲說道。
“賽馬是朕所提倡的比賽,朕前往觀之以激勵我大漢百姓賽馬之熱情。諸位愛卿明日若是無事,可也來觀看賽馬。”劉襄微微頷首說道。
“陛下聖明!”劉舍面露喜色道。
“臣等謹遵陛下聖喻!”群臣恭聲道。
在劉襄的暗中授意之下,長安賽馬場官方放出皇帝要親臨觀看賽馬的訊息,頓時激起了關中百姓觀看長安賽馬場比賽的熱情,紛紛駕著牛車、驢車來到長安觀看比賽。
武德四年冬十月三日這一天,有數萬關中百姓湧入了長安,使得整個長安人滿為患,負責維持秩序的北軍士兵增加了四倍有餘。
長安賽馬場並不在長安城內,而是在城外,因為在劉襄的構想中,長安賽馬場要成為聞名世界的賽馬場,能夠容納十餘萬人。
“所有人都按順利排隊,不許插隊!”
“排隊買票,買了票才能進入賽馬場啊!”
賽馬場大門外,七十餘名大嗓門的少府屬官輪番上陣喊話,巡邏的北軍也幫著賽馬場維持場外秩序。
“無兄,這隊伍排的根本看不見盡頭,估摸著你我三人入場以後,這比賽都開始了!”閩越王子扭頭對著身後的東甌王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