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宛城短暫停留以後,劉襄再度踏上了出巡全國的道路。

命人將兩名艱苦環境下自學成才、頗有語言天賦的身毒商賈護送到了長安,以便幫助大漢培養出一批未來的「援助身毒專業人士」來。

接下來劉襄的御駕匆匆經過了淮南諸郡和楚地諸郡,並沒有如同出巡南陽郡一般慢吞吞,命令當地郡守直接來到御駕旁彙報工作。

在來到楚地沛郡時,天子大駕的出巡速度再度慢了下來,甚至比出巡南陽郡的速度還要慢。

畢竟老劉家的龍興之地就是這沛郡的豐沛之地,高皇帝的衣冠法駕可就在沛郡內出巡。

既然都出巡天下了,那於情於理都必須在沛郡短暫停留一下,以彰顯漢室天子的聖德。

劉襄每過一縣,必喚來縣、鄉三老及縣鄉賢達大擺酒席,與眾人飲酒高歌。

武德四年,秋六月

天子大駕來到沛縣,早早收到天子將至訊息的沛縣縣令已帶著沛縣大小官員在道路候駕。

沛縣的百姓聽說皇帝車駕來臨,都自發的趕到沛縣外的路上等候天子車駕。

「自從高皇帝駕崩後,天子就未曾出巡天下,老夫本以為有生之年再無緣見天子御駕,未曾想今日竟能再見天子御駕!」一名駝背老者眼中含著熱淚,對著一旁的孫兒傾訴道。

雖說秦漢有著皇帝出巡的慣例,但劉邦駕崩以後,呂后成為了漢帝國的實質掌權者,漢惠帝劉盈和兩位少帝都未曾真正掌握大權,因而無法出巡天下。

劉襄繼位以後,致力於恢復發展經濟,打造騎兵,根本沒有閒暇時間來出巡天下。

這使得劉邦駕崩以後,漢帝國出現了長時間段的皇帝不出巡天下。

「唉!王五哥,想當初高皇帝駕臨沛縣時,你我尚且年輕有力,如今都垂垂老矣了!」旁邊的瘦高個老者不禁情感共鳴起來,想到了自己逝去的光陰。

「老八,能在臨死前,一睹我大漢天子風采,足矣!到了地下以後,咋們還能給李三哥、吳老六他們幾個吹噓一頓!」

「他們活了一輩子,也只見過高皇帝的御駕。咋們卻還見到了今上的御駕,比他們見皇帝的次數要多!」王五哥捋了捋自己的白鬍子,笑著對老八說道。

「五哥說的對!能見到今上御駕是我等的福分!此生足矣!」老八聽了王五哥的話,贊同道。

這些等候劉襄御駕的沛縣父老鄉親中,多數人都在感慨著歲月流逝,歌頌劉氏皇帝的功德。

除此以外,還有少數膽大的人在低聲交談著劉氏皇帝的那點事。

「我聽說今上是高皇帝的皇長孫,而非嫡長孫,非孝惠皇帝子嗣。」

「孝惠皇帝駕崩的早,沒有留下子嗣,自然而然由高皇帝的皇長孫繼位。」

「我聽家父提及過,當初咋們沛縣老人曾在醉酒之後請求高皇帝冊立孝景皇帝為太子,可惜未被高皇帝採納。」

「孝景皇帝自幼是在咋們沛縣長大的,沛縣鄉老自然希望大漢天子是一位對沛縣有感情的天子。」

劉邦未與呂后結婚前,便與曹氏有著關係。曹氏在沛縣生育了劉襄的父皇劉肥,因為種種原因,劉肥在沛縣待過好些年。

「景」是劉襄在追尊劉肥為帝后,給劉肥擬定的新諡號。

在沛縣官員與百姓的期盼中,劉襄的御駕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

沛縣眾人雖說有多名老者見過劉邦的天子滷薄儀仗,可當時剛剛天下安定,國弱民貧,根本無法與今日劉襄的出巡陣仗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