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襄的話,張釋之整個人呆滯後了,不禁用指甲狠狠按住掌心之中,以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張釋之原本以為自己以後最大的成就便是成為管一郡之地的郡守,可沒有想到今天先是被皇帝從一郡廳長級別提拔為中央副部長,接著又獲得了陪同太子微服私訪的資格。

張釋之懷疑自家祖墳現在肯定在冒青煙,不然自己怎麼突然官運亨通起來了。

皇帝喜歡太子劉徹在大漢官員中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基本上妥妥的下一任皇帝。

自己有了陪同太子微服私訪這層關係後,以後必然被太子視為心腹,出將入相都是有可能的。

張釋之畢竟是法家子弟,短暫錯愕後,立馬清醒了過來。

“臣謹遵陛下聖喻!定盡心幫助太子體察民情。”張釋之恭敬行禮道。

&n 徹兒,廷尉丞乃是從刀筆吏一步步升遷而來,加之其學識淵博,可作你微服私訪的良師益友,須善待之。”劉襄對著一旁恭敬的劉徹說道。

“兒臣明白。”劉徹恭敬一禮道。

“孤這次微服私訪有勞廷尉丞,希望廷尉丞多多教誨,使孤不負父皇之期望。”劉徹朝著張釋之拱手一禮道。

“臣當盡心輔佐家上,嚴守陛下之聖喻!”張釋之連忙對著劉徹回禮道。

“朕此番出巡的最後一站是朔方郡,屆時卿可和太子與朕相會於朔方郡。”劉襄緩緩說道。

“是!”劉徹與張釋之恭聲道。

“嗯,朕已命衛尉挑選出百名羽林郎,可與暗中護你二人周全,以防遇到危險。明日一早,就出發吧!”劉襄思付片刻,沉聲說道。

“是!”

“廷尉丞,朕聽聞你家中還有雙親,此次升遷以後就不能常回南陽郡,回去與雙親告個別吧!”

“謝陛下聖恩!”張釋之躬身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徹兒,這張釋之是法家幹吏,這種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聲,為了自身的好名聲不會與官員豪強同流合汙,嚴守漢律,故而朕才讓他陪同你去微服私訪。”劉襄對著劉徹解釋道。

“兒臣明白!”

“朕希望你記住一句話,“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我大漢的蕭相國、曹相國當初也只是沛縣一縣吏,卻能輔佐高皇帝建立大漢基業。”

“你是太子,也應當有自己的班底。此番微服私訪,可留意郡縣官吏中的可用之臣,可甄選入太子宮,幫助你理政。”劉襄沉聲說道。

“兒臣明白,謝父皇恩典!”劉徹面露喜色,恭敬一禮道。

“去吧!今日舟車勞頓,你也下去休息一下吧!”

“是!”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朝每代的皇帝能力基本是呈遞減趨勢的。

前幾位皇帝基本都是聖明君主,能夠虛心納諫、勵精圖治和駕馭群臣;到了中期以後,皇帝的治國理政能力就不行的,宦官弄權、外戚當權乃至黨爭就開始層出不窮。

蓋因開國皇帝基本都是從基層一刀一槍打拼過來的,知道百姓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知道官員怎麼欺上瞞下,知道如何維持利益體系。

而開國皇帝的兒子基本會跟著自己的父親一路打拼,也有足夠的社會閱歷;開國皇帝的孫子雖說未經歷過這個打拼家業的過程,可會受牛逼祖父、半牛逼父親的影響,不說更進一步,但做個文治之君絲毫沒有問題。

傳承三代皇帝以後,皇族就形成一套完整的皇家體系,皇子生於深宮中。碰上個好的皇帝父親還好,碰上個不擅長教子的混賬皇帝父親,基本就開始平庸起來了。

後期的皇帝養於深宮婦人之手,不知道基層的情況,判斷能力有限。這時候就看宦官、外戚、官員哪個群體都會忽悠大法,誰忽悠的好,皇帝就信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