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去殖民吧!資本家們!(第1/2頁)
章節報錯
“汝所言與朕相同,朕亦是如此構思。今鹽鐵司尚有幾位鹽鐵丞空缺,汝可願為鹽鐵丞?”劉襄沉聲問道。
“草民願為朝廷分憂解難。”東郭西安大喜過望,連忙拜伏道。
“自即日起民間不得私自冶鐵、煮鹽。為能因地制宜,原鹽鐵商賈可憑藉鹽鐵票引從鹽鐵司購買鹽鐵,鹽鐵司不再直接售賣鹽鐵。”劉襄緩緩說道。
“陛下聖明!”眾人齊聲喊道。
一眾鹽鐵商賈聽到劉襄此言皆是面露喜色,他們本以為自己的老本行要給朝廷奪走,沒有想到還能繼續依靠鹽鐵賺錢。
緊接著官員又與商賈們關於茶葉、絲綢、陶瓷、木材等不同行業該收取多少商稅。
漢初最掙錢的無疑是鑄錢、冶鐵、煮鹽這三個行業。劉襄發錢後,就將鑄錢大權收歸國有。在一開始的朝議上,也透過鹽鐵司將冶鐵和煮鹽收歸國有。
接下來的商稅制定還算比較順利,因為剩下的行業雖然也有利可圖,但算不上暴利,加上劉襄希望商賈能夠保持一定的活力,制定的商稅並不算嚴苛。
……
“啟奏陛下,自陛下渭水獲九鼎以後,我大漢一直風調雨順,連續幾年都是豐收之年。今歲秋收以後,臣接到不少地方官員反應,糧食堆滿了糧倉,因為來不及吃,很多都已經腐爛。”
“為不使得糧食浪費,臣一方面讓地方官員用腐爛糧食餵養耕牛、毛驢這等幫助百姓幹活的牲口,一方面使之擴大糧倉規模,加強對糧倉維護力度。”
“然此法不是長久之法,無法真正解決糧食儲量過多的問題。臣愚以為與其讓糧食在糧倉腐爛,倒不如將陳年糧食釀製成酒,如此也能增加國庫收入。”許文起身恭聲說道。
右側跪坐的商賈聽到許文此言紛紛面露喜色。他們每日逐利四方,對於這幾年各地糧庫不夠放糧食之事自然有所耳聞,若是朝廷要用糧倉陳糧晾酒,必然會放寬限酒令,賣酒同樣是暴利啊!
大漢建國之初由於社會經濟凋敝、糧食短缺,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劉邦仍然沿襲秦朝嚴格的禁灑令,限制灑類的生產和消費。百姓只有在皇帝下令“賜灑酺”的日子,才能聚會飲酒。
然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福,扶衰養疾,百福之會,善哉斯言。 無錯更新@大漢臣民商武,嗜酒如命,即便有禁令,依舊會偷偷聚眾飲灑。
“左丞相之言頗有道理,眾卿有何看法?”劉襄沉聲問道。
“陛下,臣以為不妥。昔夏桀商紂皆是因沉迷酒色而導致國家滅亡的,我大漢各地糧倉何其之多,若是允許用糧倉陳糧釀酒,那我大漢灑的數量將會劇增。”
“百姓若是沉迷於飲酒,必然會荒廢耕田,容易發生打架鬥毆之事,不利於我大漢社會穩定。臣以為糧倉的陳糧餵食牲畜即可,萬萬不可釀酒。”申屠嘉憂心忡忡地說道。
“陛下,臣以為御史大夫此言簡直是杞人憂天了。前秦對於酒的管控何其嚴格,天下還不是烽煙四起,短短數年就灰飛煙滅了。”
“如今糧庫有陳糧,若是不加以利用,那便會腐爛浪費。將其釀製成酒,既能增加國庫收入,還能滿足百姓口腹之慾,何樂而不為呢!”許文反駁道。
“右丞相有何看法?”劉襄看向張蒼問道。
“高皇帝開國以後之所以要沿襲秦之酒制,蓋因天下久經戰亂,物資匱乏。今時不同往日,現我大漢糧倉糧食溢位,天下百姓不必為吃飯發愁。”
“朝廷雖然三禁酒令,但民間私下飲酒、釀灑、酤灑的行為屢禁不止。治國如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倒不如在禁灑令上做出改動,滿足百姓對於灑的需求。”張蒼捋著鬍子緩緩說道。
“右丞相所言極是,那便准許左丞相之奏,各地方官員可將糧倉陳糧用於釀灑,然必須是在確保糧倉儲量的前提下。(本章未完!
第三百三十一章 去殖民吧!資本家們!
使用陳糧,若是因釀酒影響糧倉運轉,失職官員當棄市。”
“自即日起,凡民間娶妻、高皇帝與高後誕辰之日、臘祭日、大脯日、冬至日這幾個時間點百姓都可聚眾飲酒。”劉襄緩緩說道。
對於飲酒的時間若是不加以規定,百姓便會不加節制的飲酒,時間長了就會影響社會秩序和糧食儲量。
“陛下聖明!”眾人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