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草原苦匈奴久矣(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鼎六年,距離中行說來漢已。隨著時間推移,四等民種姓制度在匈奴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全方位的滲透,匈奴進入了冒頓虛假繁榮時期。
長安城,未央宮清涼殿
兩名侍女小心翼翼地扇著涼風,殿內更是擺放了十餘座冰鑑釋放寒氣。在這夏日涼爽的環境中,劉襄伏於案牘之中,翻看著各地上呈的奏書,在奏書中認真做著批註。
在劉襄看完一份奏書,正要翻看另一份奏書時,北宮伯子看準時機細聲說道:“陛下,繡衣都尉求見。”
“宣。”
“諾。”
北宮伯子得到皇帝應允,立馬去請在清涼殿外等候多時的朱昕入殿。
“朱都尉,陛下召您入見。”北宮伯子恭聲說道。
“多謝北宮公。”朱昕行禮致謝道。
“此為在下本分,朱都尉還是趕快去面見陛下吧。”北宮伯子回禮道。
朱昕聞言連忙整理了下衣冠,脫下布履,緩緩走入殿中。
“臣繡衣都尉昕,參見陛下!”朱昕恭敬行禮道。
“免禮,賜座。”
“謝陛下!”
“愛卿此來,是有何事稟告?”劉襄揉了揉因批改奏書而痠痛的眼睛,淡淡問向朱昕。
“陛下。”朱昕環顧了下四周,躬身說道。
“汝等都退下吧。”劉襄見狀,對著左右吩咐道。
“諾!”殿中宮人躬身行禮,緩緩退出殿門。
“現在可以說了吧。”劉襄看向朱昕說道。
“陛下,單于庭傳來訊息,冒頓將故!”朱昕一臉激動地說道。
“訊息準確?”劉襄眼皮微微一挑,沉聲問道。
倒不是劉襄不信任繡衣衛,而是這些年冒頓一直重病纏身,好幾次看著身體不行了都撐了過來,特別搞漢朝君臣心態。
“回稟陛下,冒頓這一次是真的不行了。據說現在一天有十個時辰都在昏迷中,時常胡言亂語。 無錯更新@單于庭現在是隻許進不許出,甚至單于庭有兩個萬騎就駐紮在右賢王庭附近。”朱昕興奮地說道。
“哈哈哈哈!冒頓這東西終於不行了!”劉襄拍案大喜,笑得合不攏嘴。
冒頓給漢朝的壓力太大了,就單單其白登圍困高皇帝劉邦這一件事,就嚇得漢朝不少將領不敢有打匈奴的念頭。
“陛下,如今匈奴已經推行四等民種姓制度數年,貴族壓迫平民,大部族壓迫小部族,下層民眾早就苦不堪言。我大漢作為上國有義務去拯救草原上成千上萬受苦受難的百姓,理應發兵懲戒匈奴!”朱昕面露喜色地朝著劉襄請戰。
“你說的對!草原苦匈奴久矣!我大漢有義務幫助草原各部族懲罰匈奴!”
“北宮!北宮!”劉襄興奮地大聲喊道。
“陛下,臣在。”殿外的北宮伯子聽到皇帝的呼喚聲,連忙趕了進來。
“宣右丞相、左丞相、御史大夫、車騎將軍、少府卿、內史、治粟內史、衛尉入殿。”劉襄吩咐道。
“諾。”北宮伯子恭聲道,雖然對劉襄的狂喜表情比較好奇,但並未流露出來。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該讓匈奴見識一下我大漢這些年韜光養晦的實力了,我大漢如今已經不是那個可以任由匈奴敲詐勒索的弱國了。”劉襄眼神中帶著殺色,對著朱昕說道。
“匈奴如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們這幾年騎兵沒有進步,甚至有所退步。前年單于庭二個萬騎平定丁零部叛亂,耗費了一年之久才平定的。而當初冒頓征服丁零部時,用同樣的兵力卻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朱昕揖禮恭敬地說道。
“這就是四等民種姓制度的厲害。”劉襄緩緩說道。
當年滿清的八旗兵在入關前戰鬥力也很強,幾千八旗兵,敢追著幾萬明軍來打。可是入關之後,清朝統治。(本章未完!
第三百一十一章 草原苦匈奴久矣
者將他們的八旗子弟將大爺一樣的供養著,每天不用幹活就有俸祿,還享有各種特權,讓八旗兵迅速退化,成為了軟腳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