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曾經閱覽大漢天祿閣的書籍,對中原歷史無比熟知,此乃夏商周三朝的制度。”中行說恭敬道。

“周這個國家我倒是知道,夏和商這兩個國家我卻是第一次耳聞。你給我看這些幹什麼?不要過彎抹角,直接說。”冒頓看著堆滿案几的羊皮卷,面色不悅的說道。

“回稟大單于,中原在大漢之前就有過統一的政權,而這些政。(本章未完!

第二百九十三章 忠犬

權的存在時間都很長。其中第一個政權夏有四百多年的統治時間,商多年的統治時間,周更是有八百多年的統治時間。”中行說緩緩說道。

“八百年?”冒頓與中行說不約而同的驚訝道,這個漫長的時間將兩人給震驚到了,他們縱使沒有時間觀念,也知道八百年王朝是什麼概念。

看到兩人震驚的表情,中行說明白兩人已經上套了,不動聲色的繼續講著:“這三個王朝一個比一個統治時間還要長,靠的便是那些羊皮卷中記載的制度,他們透過完善前朝的制度來延長自己的壽命。”

“在下所提出來的‘四等民種姓制度",就是透過借鑑這三個王朝制度和匈奴習俗總結出來的。”

“大單于,您看,這便是周人的‘飲食制度",他們將人劃分為六個等級,每個等級有著不同的飲食規定,吃什麼,用什麼餐具都有規定。@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中行說一邊說,一邊拿起羊皮卷給冒頓過目。

“若是照你這麼說,你們中原如今應該是大秦而不是大漢,這又作何解釋?”冒頓質疑道。

“大單于問得好,秦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他們徹底摒棄了周的制度,而用自己的制度,故而快速滅亡。在漢宮中,百官以及皇帝將秦視為偽朝。”中行說恭敬道。

“好!翕渠,我要賜予你攣鞮氏,從今日起你就是我單于子弟。我還要冊封你為左大且渠,讓你能施展你的才能。從今日起,由你來協助左賢王來制定四等民種姓制度。”冒頓聽聞此言對於中行說的話深信不疑,當即對中行說自行厚賞。

“大單于,既然我們要學習中原的制度,那麼還是需要去向大漢的官員討教,如此才能更好的推行四等民種姓制度。”

“我看不如讓攣鞮翕渠作為我大匈奴的正使去一趟大漢學習,從而更好的協助我來制定四等民種姓制度。”攣鞮稽粥恭敬說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左賢王考慮問題就是全面,攣鞮翕渠,你可願意作為我大匈奴正使去一趟大漢?”冒頓開口問道,語氣不容置疑。

“在下曾是漢宮宦官,而正使代表著大匈奴的臉面,若是讓在下去,恐怕單于庭以及各部族首領會有所非議,有損大單于您的威信啊!”中行說連忙婉拒道。

他現在的身份可是漢女幹,若是以匈奴正使的身份回漢朝,那還不得被人打死,漢朝人有多尚武多仇視匈奴,他可是一清二楚。

最關鍵的是他的父母就在長安之中,到時候必然會受自己牽連,無法在長安安居。

“無妨!汝已不是漢朝人,而是匈奴人,是我攣鞮氏子弟,誰敢有異議,本單于必問罪。”冒頓擺了擺手說道。

他既然要重用中行說,就要把中行說的後路徹底斷絕了,讓他只能成為自己的一條忠犬。。

第二百九十三章 忠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