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只有一個皇子,卻有足足十二個弟弟,除了劉章和劉興居外,其他十個弟弟還沒有滿十六歲。

要知道在漢初,皇位的繼承可不是隻有父死子繼這一種方式,還有兄終弟及這種方式存在。

前少帝劉恭駕崩後,由弟弟劉弘繼承皇位;諸呂之亂後,誅呂集團擁護惠帝的弟弟劉恆繼承皇位;漢景帝晚年時,竇太后多次勸說景帝將皇位傳給弟弟劉武。

如今劉襄大力加強皇權,必然損害了軍功貴族,諸侯王,豪強大姓這些人的利益。這些利益受損者定會懷恨在心,產生報復心理的,劉襄弟弟和兒子就是他們未來反撲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張蒼三人看見皇帝陷入沉思,都十分的緊張。畢竟皇帝已經有一個皇子了, 他們卻鼓勵皇帝多生幾個皇子,他們的行為這已經算是外臣干預皇族家事了。

“三位愛卿所言有理, 朕確實應廣納天下溫淑, 以安宗廟社稷。”劉襄沉聲道, 對著三人一拜。

“陛下聖明!”三人連忙回禮道,懸著的心頓時放了下來。

“左丞相是朕的舅父, 朕納嬪妃之事,就勞煩舅父費心了。”劉襄淡淡說道。

“臣定不會辜負陛下所託。”駟鈞恭敬道。

“若是無要事就退下吧!”劉襄開口說道。

“臣告辭!”三人恭敬道。

因為三公的阻撓,劉襄只能打消微服私訪的念頭, 老老實實呆在關中。畢竟三公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皇子年幼,皇帝確實不應該隨意走動。

皇帝要納嬪妃的訊息很快在天下傳開了,聽聞訊息的女子無不歡喜,認為憑藉自己的姿色定能迷住皇帝。不少已經嫁給他人的女子,紛紛悔婚,也想成為皇帝的嬪妃。

漢朝在女子是否二婚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寬鬆。文帝的母后薄太后曾經是魏王豹的女人,後來才成為劉邦的女人;武帝的母后王太后在沒有成為景帝的妃子前,甚至在民間有一個女兒。

各地的豪強大姓陸續知道皇帝要納嬪妃的訊息,都帶著自家女兒朝長安趕來,想憑藉女兒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

負責替皇帝在嬪妃上把關的駟鈞的府邸每日被人圍的水洩不通,無論是公卿徹侯還是豪強巨賈都想和皇帝成為親戚。

若是自家女兒姊妹可以替皇帝誕下皇子,那整個家族在大漢的地位就能扶搖直上。

前淮南王的母親一族只是普通人家,可就是因為淮南王劉長的關係,其舅父趙兼成為了徹侯,趙家由普通人家變成了顯貴世家。

一時間駟鈞被登門拜訪的權貴搞得焦頭爛額,畢竟給皇帝納嬪妃可不是一件小事,還是要嚴格稽核的。

一旦哪家女子被選擇嬪妃,那麼這個家族就成為了外戚。普通人家成為外戚沒有什麼,可朝中重臣成為外戚可是萬萬不可的,那樣容易使朝臣成為權臣,甚至影響皇家內事。

喜歡漢威天下之劉襄請大家收藏:(漢威天下之劉襄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