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頭,你不是說你年輕時鑄過錢嗎?你可不敢做糊塗事啊!”一旁老漢笑著打趣道。

“老李頭這話可不敢亂說,我可不敢做犯法的事!”方老漢聽到旁人的話,嚇得連忙解釋道。

自呂后廢除“妖言令”後,百姓漸漸的也敢開一些玩笑了,放在“妖言令”沒有廢除之前,人們在外面都不敢亂說話,生怕觸犯律法。

這幾個老漢也是看這個少府官吏是個憨厚後生,才敢這麼開玩笑。

“幾位老大人不要亂開玩笑了。趕緊回家找錢吧!早點排隊兌錢,早點把新錢拿到手裡,心裡也能踏實下來啊!”少府官吏笑著說道,對於這幾個老漢的玩笑話也沒有放在心上。

劉襄登基後對百姓的言論管理更加寬鬆了,只要不觸犯律法、不傷及大漢利益,隨便去說。劉襄憑藉著繡衣衛這把利器,已經可以主導大漢民間的輿論,根本不擔心尋常百姓的言論。

平頭百姓經過少府官吏這波親民宣傳,一個個飛速趕回家去,翻箱倒櫃的把家裡存的銅錢全翻出來,也不管品相質量,一股腦的裝起來,就朝兌錢坊趕去。

有的百姓家不在長安市坊,離東西兩市遠,只能忍痛僱輛車回家取錢,生怕去晚了,自己這舊錢沒人收了。

有聰明的鄉里人回到鄉里後,將新錢的訊息告知左鄰右舍,將大家的舊錢統計在一起, 派兩個人去給大家兌換新錢, 大家一起平攤車費。

東市兌錢坊

“大家不要插隊!”

“排好隊,所有人都可以兌換到新錢的。”

作為漢朝的都城,長安東西兩市兌錢坊外是人滿為患,排隊的人群簡直望不到盡頭, 黑壓壓的一大片。

為了維持秩序, 少府令酈寄專門請求劉襄調動北軍來維持秩序,在北軍士兵的看管下, 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排起了隊伍, 兌錢的隊伍井然有序。

“大家都聽好了,五枚三株錢可換三枚五株錢, 五枚八株錢可換八枚五株錢, 五枚半兩錢換十二枚五株錢。大家都把自己帶的銅錢分類好,這樣我們的兌錢速度也能快一些啊!”一名少府官吏對著兌錢長龍隊伍喊道。

不少人都是把各種樣式的銅錢一股腦的塞在一起,這讓少府官吏本來就繁重的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十分的不便利。

一些心思活躍的商賈看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兌錢隊伍,眼中立刻打起了小算盤,僱傭閒人替他們排隊。

他們僱人排隊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兌錢方便,而是將佇列靠前的位置出售給隊伍後列的富人,趁機小賺一波,“黃牛黨”就這樣誕生了。

“你真的可以和我換位置?”一個身穿絲衣的中年人狐疑道。

“當真,您要是不相信的話, 可以派下人和我們去前面看看。”一名黃牛商賈殷勤的笑著說道。

身穿絲衣的富人對眼前黃牛商人的話半信半疑,讓一旁的下人跟著這位商人去前排確認情況。

“主家,他真的在前面有個位置,那個位置大概一刻鐘就可以兌換到新錢了。”下人恭敬的對著絲衣富人說道。

“價錢能不能再便宜點,一百五十文五銖錢有點太貴了, 你們這賺的錢可是零成本啊!五十文怎麼樣?”絲衣富人直接砍價道。

“這位大哥,小弟可是從早上一直排到現在的, 掙得可是辛苦錢,多收一點辛苦錢很正常啊!”黃牛商賈一臉委屈的說道。

“兌錢坊可是每日都能兌錢, 我大不了多排一會就是了。”絲衣富人見狀故意說道。

“大哥,就您現在站的這個位置, 排到天黑也輪不到您兌錢,前面還有幾個大富商,腳下最少有十大箱銅錢, 他們兌起錢來, 老費時間了!”

“您看這兌錢坊的火爆場面,朝廷說不定明天就不兌錢了。到時候您手中的銅錢可全成為廢錢了, 您這是貪小便宜吃大虧啊!”黃牛商賈埋汰道。

“一百文怎麼樣?”絲衣富人看著前面黑壓壓的人群,鬆口道。

“一百五十文,您愛要不要,您不要,有的是人要。”黃牛商賈見狀轉身就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