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趙佗喃喃道。

這句話是當年蒙恬臨死前說的話,當年趙高和李斯篡改始皇帝詔書賜死公子扶蘇,在扶蘇自盡之後,蒙恬留下了一番話,也選擇了盡忠自裁。

蒙恬選擇了忠義取死,他趙佗選擇了苟且偷生,在秦王朝的危難之際,他從來沒有想過回師救援,此刻跪在秦始皇陵前的他萬分愧疚。

趙佗跪了有一個時辰,他在懺悔自己的過錯,面對始皇帝的陵墓,他心中只有敬畏和愧疚。

在懺悔中,趙佗想明白了很多道理,秦朝雖然亡了,可漢朝卻繼承了秦朝的制度,秦朝身滅而魂不滅。他不能一錯再錯,南越國融入漢朝是大勢所趨,他回到南越國後,必須要打擊南越國的分裂分子。

趙佗跪久了,正要起身發現腿腳都麻了,在一旁兩名侍從的攙扶下站了起來,慢慢的走動,許久,腿腳才恢復正常。

“唉!終究是老了!”趙佗嘆息道。

趙佗獨自拄著柺杖在秦始皇陵徘徊了起來,看著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覺得十分的親切。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自然恢宏大氣,真可謂是:許渾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

“那裡是什麼?”趙佗突然看到遠方的一片墓群皺起眉頭疑惑道。

那片墓群明顯不是營造秦始皇陵墓時留下的,始皇帝在世時就著手修建陵墓,他作為始皇帝的貼身郎官,曾有幸見過皇陵地面外觀草圖,絕對沒有這片墓群。

趙佗內心頓時生出一絲不滿,他知道漢朝統治者對前朝的建築並不看重,比如本是皇家園林的上林苑如今是大漢百姓的農田。皇陵旁的那片墓群極有可能是大漢普通百姓的墓,再趙佗看來這對他崇敬的始皇帝是一種侮辱。

“奉常,那片墓群是怎麼回事?”趙佗陰沉著臉問向一旁的劉不疑。

他需要一個解釋,在趙佗看來允許普通百姓的墓在秦始皇陵旁,是對始皇帝的侮辱,是對老秦人的侮辱。

趙佗因為劉邦只是一個普通的亭長出身,對於劉邦這位漢朝皇帝都不怎麼服氣,更何況普通百姓呢,這無疑是站在始皇帝頭上拉屎。

“南越王不必動怒,不妨一同過去看看便知分曉。”劉不疑故弄玄虛道,並沒有給趙佗明確的答覆。

“好。”趙佗壓制住心中的怒火說道,畢竟這位奉常可是與當今皇帝時一母所生,趙佗還是要給面子的。

趙佗在劉不疑的陪同下來到了這片墓群,有幾個老秦人打扮的老者正在打掃著這裡,邊打掃邊哼唱《秦風.黃鳥》。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

《黃鳥》描寫秦穆公死時,以大量的活人殉葬,其中子車氏的三兄弟都被殉葬。詩描寫三兄弟殉葬時的情景,表現了對三壯士的哀悼和惋惜。

秦國在秦穆公死後就走向了下坡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賢臣在此次殉葬中死傷太多,因而《黃鳥》在老秦人心中有著很深的意義。

“這是?”趙佗看見身旁墓碑上的名字愣住了,心中掀起了波瀾。

這塊墓碑上赫然寫著“故秦徵越校司馬馮觶”

趙佗急忙去檢視其他的墓碑,想要看看這些墓碑上的名字。

“故秦徵越主帥屠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