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打擊私鑄之風(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火、翻砂、刷灰、銼邊、滾邊、磨錢、洗錢眼都有專人負責,流水線式的鑄錢,很快一千枚銅錢就鑄造了出來。
“陛下鑄造好了!”酈寄對著劉襄恭敬的說道。
劉襄走到放銅錢的籮筐旁,順手抓起一把銅錢端詳了起來,確認了銅錢質量確實過關了。
“拿等臂衡杆給這批銅錢稱重一下。”劉襄緩緩說道。
“是!”酈寄恭敬道。
等臂衡杆就是等臂天平,“砝碼”這時候被稱為“權”,天平和秤到明清以後才有專用名稱。
很快工匠拿來了衡杆給銅錢稱重,看著保持平衡狀態的衡杆,銅錢達到了重量標準化,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好了,諸位都散了吧!回家去休息吧!”劉襄笑著說道。
“謝陛下!”眾工匠躬身一禮,緩緩退去,離開少府大門的那一刻,一個個感覺如釋重負。
“酈少府,你準備一箱新錢,親自送到溫室殿來。”劉襄緩緩說道。
“是!”酈寄恭敬道。
劉襄在確認五株錢合格,翻砂鑄錢工藝沒有問題後,回到了溫室殿。
“中行說,召右丞相、左丞相、御史大夫,治粟內史來溫室殿。”劉襄緩緩說道。
“是!”中行說恭敬道。
少府令酈寄把銅錢送到溫室殿後,劉襄也讓酈寄留了下來,其他幾個被通知的大臣也都陸陸續續的趕到了溫室殿面聖。
“中行說,給幾位大臣手中發幾枚五株錢。”劉襄淡淡說道。
中行說趕緊端著盤子,給每位大臣遞上幾枚五株錢,
幾名大臣拿著手中的銅錢,不知道皇帝想要幹什麼。
“你們感覺這銅錢怎麼樣?”劉襄淡淡問道。
“回稟陛下,此銅錢摸起來十分光滑,臣觀其色澤,裡面的銅含量應該超過一半了。而且此錢做到了‘文如其重’,臣掂量了一下,感覺每枚銅錢都是五株重。”右丞相張蒼恭敬道。
“此銅錢的外觀精美,遠勝臣所見到過的其他銅錢。”左丞相駟鈞說道。
“此銅錢上刻的“建元五株”四個字筆畫清勁,圓轉宛通,更讓這銅錢錦上添花啊!”御史大夫曹窋恭維道,他一眼就看出這上面的字是劉襄的筆跡。
“此銅錢無論是大小還是輕重都比較適中,若能用此錢流通民間,一定利民。”治粟內史召平恭敬道。
“哈哈,諸位愛卿說的都不錯,這就是朕準備推行的新錢,銅鉛比例為四比一,用此五株錢取代八株錢。”劉襄聽到眾人的回答,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此錢含銅量這麼高,若是民間毀錢私鑄,臣怕朝廷負擔太重了。”張蒼連忙勸道,和酈寄當初勸劉襄的話如出一轍。
“朕以為私錢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暢行無阻, 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朝廷製造的銅錢發行數量不足,滿足不了百姓需要;第二銅錢鑄造簡單,普通百姓都可以憑藉泥範鑄造出銅錢;”
“第三對銅錢的規範做的不夠,呂后在位時,曾頒佈詔命,規定了錢幣的流通標準,按照當時的規定是任何只要直徑不小於十分寸八錢幣,只要銅錢上的字跡只要還能認清,那麼就算這錢就算是合法的,任何人都不能拒收,違者會罰金二兩。”
“這一次朕既然用推行新錢,就要止住民間私鑄之風。朕欲將銅山收歸朝廷,嚴禁私人開採,從源頭上斷了私鑄銅錢;收回百姓手中的舊銅錢,一律使用新錢,使得盜鑄之錢無人使用。”劉襄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