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淮南王宮

“回稟大王,廷尉吳公已入淮南國境內,我們需要謹慎對待啊!”李諺恭敬道。

“難道朝廷發現我們的舉動了?廷尉此行是來抓捕寡人的嗎?”劉長心頭一緊道。

“大王還請放心,廷尉吳公如果是為了捉拿大王,一定不會大張旗鼓的來淮南國,應該是朝廷為了震懾南越國越人而專門調動的軍隊吧!”

“不過北軍兩校部的戰鬥力可不弱,我們必須要謹慎對待,以免被廷尉發現端詳,不能在緊要關頭走漏風聲。”李諺寬慰道。

“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六百石以上官吏的家眷都被寡人軟禁了,廷尉就算查,也查不出來什麼的。”劉長笑著說道。

自從劉襄成立繡衣衛後,無論是匈奴這等異族,還是淮南國這些諸侯國,他們在長安的情報網路基本上都被繡衣衛端掉了。對於未央宮前殿朝會的情況,淮南王屬於一概不知。

“大王聖明,臣以為關中駐軍估計會陸續趕往南越國平叛,到時候關中空虛,大事可成啊!”李諺恭敬道。

“嗯,下去準備一下吧!迎接我們的吳廷尉。”劉長笑著說道。

“是!”李諺恭敬道。

因為廷尉吳公的到來,淮南王劉長暫時停下了暗中謀反的動作,六百多名亡命之徒埋伏在淮南王宮待命,一旦廷尉發現劉長造反端詳,就一擁而上殺了吳公。

壽春城外,劉長率領一干親信出城迎接吳公。

“拜見淮南王,淮南王親自在城門口等待臣,臣不勝感激。”吳公恭敬道。

“吳廷尉你是長者,又是朝廷使者,寡人理應親自出城迎接,如此方才妥當啊!”劉長笑著說道。

“南越王身死淮南國,事出蹊蹺,這其中必然有針對朝廷的大陰謀。故而陛下特意命令臣來親自調查,還請淮南王可以配合臣進行調查。我們必須要給南越國百官一個說法,否則我大漢在四方的威嚴就會掃地。”

“陛下已經下達詔令,淮南國境內凡六百石以上官吏均需接受調查,即使是北軍校尉黃瑜也要接受調查。還請淮南王准許屯騎、射手兩校部暫時接替壽春城防,方便臣調查案件。”吳公恭敬道。

“這自然沒有問題,既然是陛下的詔令,寡人理應遵從。”劉長為難的說道。

劉長的造反工作還沒有準備齊全,此刻若是不答應吳公的要求,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嗎?

“多謝淮南王配合,臣感激不盡。”吳公恭敬道。

“不知廷尉是否要連王宮的守衛一併替換。”李諺不顧禮法的出聲道。

“自然。”吳公沉聲道,沒有和李諺計較。

“廷尉莫非覺得淮南王也有殺害南越王的動力嗎?淮南王可是高皇帝的子嗣,陛下的皇叔。廷尉為何不能動動腦子,這天下本來就是劉氏的,淮南王怎麼會殺害南越王呢?”李諺不依不饒的追問道。

“大膽!李內史你竟敢頂撞廷尉,汝不識法乎?”劉長呵斥道,內心對李諺說的話卻很滿意。

“淮南王還請息怒,臣覺得內史所言極是,是臣考慮不周到,王宮的守衛自然不需要調動。”吳公恭敬道。

“還不快謝謝廷尉寬宏大量,這要是吳公追究起來,寡人也保不住你。”劉長冷聲道。

“多謝廷尉不與下官計較。”李諺恭敬道。

在淮南王劉長的主動配合下,吳公很快就掌管了壽春城的防衛,開始依靠繡衣衛呈上來的資料,進一步蒐集淮南王謀反的罪證。

吳公住處

“臣繡衣國丞王恆,拜見廷尉!”王恆恭敬道。

“起來吧,此次多虧了你,淮南王謀反之事才能被朝廷提前洞悉,陛下對你可是誇讚有佳啊!”吳公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