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離開中原前往百越之地時,秦王朝還是巍峨盛世,四夷臣服。可趙佗沒有想到,南海三郡設立還沒有多久,秦王朝就出現了統治危機,各地起義不斷。

一個看似強大無比的帝國,剎那間土崩瓦解。中原的亂局傳來,任囂與趙佗定下了“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的策略,不參與爭霸,避免戰火燒到南海郡。

在任囂死後,趙佗一人掌握了南海郡,野心日益增長,吞併其他兩郡,自立為帝,用起了天子儀仗和制度,儼然成了百越之地的皇帝。

可惜這種日子沒有過多久,劉邦如同天命之子開掛一般,迅速的結束了中原大地的分裂局面,建立起了大漢王朝。

在得知中原王朝的新皇帝是一個秦王朝的黔首後,趙佗的傲氣讓他不願意向這個大漢皇帝低頭,而且他自己已經習慣了做皇帝的感覺,怎肯受他人指揮。

趙佗選擇了反抗,可當年的徵越老兵都凋零了,武器也生鏽了。他手下的軍隊是一群拿著青銅兵器的越人。

而漢王朝的軍隊卻是經受了楚漢爭霸洗禮的鐵血之師,手裡的兵器也是更為鋒利和堅硬的鐵器。

所幸,漢王朝境內的幾個異姓王和劉邦不是一條心的,匈奴也虎視眈眈的威脅著漢王朝,漢王朝沒有精力對付南越國。

劉邦和趙佗達成了妥協,趙佗除去帝號,成為了漢王朝的異姓封王,除了頭頂上多了一個名義上的老大,趙佗的生活並沒有太大變化。

在南越這一畝三分地上,他還是土皇帝,駱越、閔越和東甌是他的小弟,生活還是很滋潤。

可惜的是,漢王朝逐漸騰出了手,國內的異姓王都被收拾了,對匈奴也進行了和親政策。當呂后對南越國實行關禁的訊息傳到耳邊時,趙佗慌了,真的慌了!他怕漢王朝重新把南越國變成南海三郡。

幸運女神再一次降臨到他頭上,呂后死了,漢朝的新皇帝重新恢復了和南越國之間的貿易,而且這位新皇帝還幫他翻修祖墳,厚待了他中原的族人。

這讓多年未歸鄉的趙佗,心中生出了回中原看看的想法,他的靈魂深處對中原還是念念不忘。不光是趙佗,徵越老兵亦對中原故土充滿了思念。

鳥飛返故鄉,狐死必首丘。諸夏之民皆會有落葉歸根的念頭。

趙佗常常能聽到老兵唱《詩經》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之情,“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如蔣校長身在夷洲,對大陸仍然魂思夢繞一樣,這種感情是刻在骨子裡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思鄉之情不會變的淡薄,而是更濃厚。

“大王!”突然一個聲音打斷了趙佗的思索。

趙佗轉過身去,想看看是誰這麼不長眼的打斷了他的思緒。

“丞相找寡人何事啊?”趙佗看見來人是丞相呂嘉後,忍住不悅笑著說道。

呂嘉原本是百越之地的土著酋長,被徵越大軍擊敗後,歸順了趙佗。

南越國境內的漢人思鄉之情日益濃厚,趙佗怕控制不住南越國,提高越人在南越國的地位,任命他們為官員,來保持南越國的割據地位。

“回稟大王,閩越國與我國士兵在邊境發生摩擦,在一場衝突中閩越王的兒子死在了我國士兵手中。現在閩越、南海、東甌集合十萬軍隊意圖進攻我國。”

“我們是不是該集結軍隊反擊閩越、南海和東甌兩國,畢竟王城離閩越國太近了。”呂嘉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