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侍女端來兩壇酒,正是劉襄當年在齊國釀造的二鍋頭,侍女給曹窋和袁盎一人倒了一杯酒。

“來,袁中郎,你我碰一杯酒!”曹窋舉起酒杯說道。

“謝御史大夫好意!”袁盎連忙舉起酒杯說道。

一杯酒下肚,袁盎頓時覺得肚中火辣,暗歎這酒真烈。

“袁中郎。我年長你幾歲,你是不是該連飲三杯,來表示對我的敬意。”曹窋緩緩說道。

“好。”袁盎無奈道,只能端起酒杯,連飲三杯。

“袁中郎,酒逢知己千杯少,我與你一見如故,來!我敬你一杯!”曹窋繼續說道。

“好!”袁盎只能接下曹窋的酒杯,一飲而盡。

“袁中郎,我聽聞你當初曾在絳侯危難時,替絳侯說好話,乃是真君子,我再敬你一杯酒。”曹窋端起酒杯說道。

袁盎只能繼續接過曹窋手中的酒,喝了下去。

……

在曹窋的敬酒聲中,袁盎已經十七八杯酒下肚,袁盎並沒有喝過這麼高度數的酒,一時間臉色通紅,腹中火辣無比,神智已然有些迷糊。

袁盎知道再喝下去,自己非醉飯不成,還怎麼勸曹窋辭官,使勁捏了下自己的大腿,努力使自己神智清醒過來。

“來,袁中…”曹窋繼續勸酒道。

“回稟平陽侯,您作為御史大夫,請您自我衡量一下,與周昌、任敖相比,您怎麼樣?”袁盎連忙問道。

“我比不上他們!”曹窋聽後,很有自知之明地搖了搖頭說道。

“好!您自己都說比不上他們。周昌、任敖是同您的父親平陽懿侯一樣輔佐高皇帝,平定天下的人物,他們作為御史大夫操勞天下大事時,您的身份和我一樣,只是一個小小的中郎。”

“平陽懿侯幫助高皇帝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他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天下人無不敬佩,所以登門拜訪的人,都會主動接受平陽懿侯的敬酒。”

“可您接替廣阿侯成為御史大夫後,並沒有做出令天下人信服的事情!您和我一樣並沒有出謀劃策、攻城奪地、野外廝殺的戰功。如今卻效仿您的父親,想透過敬酒,堵住我的嘴,您覺得這樣做對嗎?”袁盎沉聲問道。

“此事是我做的不對,多謝袁中郎的忠告。來人,將酒撤下去。”曹窋羞愧的擺了擺手說道。

下人立馬將案几上的酒具收走,端上了茶水。

“袁中郎,請喝茶。”曹窋客氣道。

“平陽侯,陛下繼承皇位乃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您不過是順勢而為擁護陛下登基,可您卻一直以社稷之臣自居。您只能算是功臣,而不能算是社稷之臣,您覺得我說的對嗎?”袁盎趁熱打鐵道。

“袁中郎說的有道理。”曹窋無奈道。

“陛下讓您擔任御史大夫, 那是因為陛下敬重平陽懿侯,所以讓您一直擔任御史大夫。可如今才能勝過您的人不在少數,您又沒有做出足以服眾的事情,這難免會有人因此詆譭平陽懿侯。”

“在其位,不能謀其職,是為不忠;因為一己私利而使父親名聲受損,是為不孝。您難道要做一個不忠不孝之人嗎?”袁盎靈魂拷問道。

曹窋聽了袁盎的話低下了頭,不知該如何回答,這袁盎三言二語把他說成一個不忠不孝之人,他還能怎麼反駁。

“袁中郎說的有道理,我明日就向陛下辭官。”曹窋沉默片刻,咬著牙說道。

“善!”袁盎拱手一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