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聽完周勃的話議論紛紛,卻也無人敢上前反對。

這絳侯周勃剛被皇帝從廷尉大牢裡放出來才幾天,剛出來還沒呆幾天就提出要回封地去,這肯定是皇帝的意思。

“絳侯有心了,你年紀大了,受不了舟車勞頓,就不必離開長安了吧!”劉襄假意挽留道。

“陛下,臣意已決,還請陛下准許!”周勃恭敬道。

“這…”劉襄遲疑道。

“還請陛下准許!”周勃恭敬一禮繼續強調道。

“好吧!朕準了你回封地的請求,賜絳侯御劍一柄,黃金五百兩。”劉襄沉聲道。

“謝陛下!”周勃感激涕零道。

“諸位,剛剛絳侯的提議,你們以為如何啊!”劉襄沉聲道。

“啟奏陛下,絳侯為了長安百姓給我們這幫徹侯作出表率第一個回封地去,那臣也不甘示弱,願意做第二個回到自己封地的徹侯。”蒯成侯周緤恭敬道。

“陛下,臣也願意。”

“臣也願意!”

“請陛下恩准!”

頓時大殿內沒有官職在身的徹侯紛紛出聲表示願意回到封地去。

“好!諸位徹侯有心了,朕替長安的百姓謝謝你們!”劉襄感動道,內心大喜。

“臣等理應如此!”徹侯們齊聲道。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什麼長安糧食短缺,道路擁擠都是藉口。漢初遷到長安三輔的豪強大姓,那人數都是拿“萬”做為單位的,這百來名徹侯能比的過那豪強大姓的人數嗎?

“陛下,既然無官職在身的徹侯都回到封地去了,臣以為應當在漢律中新增“徹侯無詔不得擅離封地,罪同謀反罪”的條文,以免日後有徹侯擅自留在長安。”駟鈞恭敬道。

“嗯,不錯。既然開國元勳都紛紛做出了表率,那麼後來者更不能擅留長安了。”劉襄點了點頭說道。

陳平聽到此言,心中一沉。他的底氣就是這幫徹侯,現在他們都要離開長安,而且只能呆在封地,自己手裡可沒有什麼讓劉襄忌憚的了。

“右丞相,你怎麼了?是不是身體不適啊!”劉襄出聲道,他看出了陳平臉色的不對。

“回稟陛下,臣昨夜處理公文有些勞累,方才走神,還請陛下見諒!”陳平連忙說道。

“嗯,右丞相可是朕的肋骨之臣,要注意好身體啊!”劉襄笑著說道。

“臣明白,謝陛下體恤!”陳平恭敬道。

“好,諸位徹侯在長安也呆了好些年頭了,想必搬家需要不少時間,朕特許無官職在身的徹侯可在長安停留十日,有官職在身的徹侯必須立刻派兒子去封地。”劉襄沉聲道。

“陛下聖明,臣等謹遵聖喻!”群臣恭敬道。

徹侯們大多都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老臣,彼此之間都很熟悉,天天沒事聚在一起著實讓劉襄不放心。

這麼多徹侯呆在長安幹嘛!方便造反嗎?當年呂家人惹他們不快,他們聯合起來直接把呂家人給殺的一個不剩,這件事劉襄可一直記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