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辭而受位(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平的話直接驚呆了群臣,誰也沒想到昨天堅決反對劉襄稱帝的急先鋒會調轉槍頭。
周勃先是一愣,接著就惱羞成怒道:“請諸王齊聚長安共同商議新帝人選的辦法可是曲逆侯昨日自己提出的,今日怎能出爾反爾呢?”
“敢問太尉,在下昨日為何要提出這個辦法?”陳平笑著問道。
“大漢皇位空缺,劉氏宗親子弟眾多,邀請劉姓諸王是為了選出最適合為帝的人選。”周勃沉聲道,不知陳平想要耍什麼花招。
“敢問太尉,我大漢至今開國多少年了?”陳平繼續問道。
“尚不過二十載。”周勃說道,心中一緊,總覺的陳平在給自己挖坑。
“太尉說的不錯,我朝如今開國尚不過二十載,百廢待興,仍需與民休養,方能強盛。”
“這個時候一位合適的帝位繼承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若是選錯了人,恕在下說句大不敬的話,我朝就會重蹈前朝二世而亡的覆轍啊!”陳平緩緩說道。
“曲逆侯說這些幹嘛!這與你擁立齊王為新帝有什麼關係!”周勃不耐煩的說道。
“太尉莫急!這自然有關係,縱觀除了我大漢以外的朝代,屬周朝國運最為長久,何故也?其一宗法制明確了儲君之位,商朝正是因為兄傳弟和父傳子兩兄繼承方式並存,才有九世之亂;”
“其二分封制保證了宗族力量,秦朝正因為只用郡縣制而不用分封制才二世而亡。故高皇帝開創大漢基業後,借鑑歷朝滅亡教訓,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諸位大臣以為在下說的話在理不?”陳平不緊不慢的說道。
“曲逆侯的意思是說我大漢的皇位理應遵循父傳子的方式,避免兄傳弟的方式出現?”御史大夫曹窋出聲問道。
“御史大夫說的對,我的確是這個意思。”陳平點了點頭說道。
“可惜孝惠皇帝已經絕嗣了,曲逆侯莫非不知道嗎?”周勃冷冷說道。
“諸位大臣不少都是豐沛老人吧!高皇帝尚未與高後成婚前,便與悼襄王之母曹氏同居,既然如今呂氏無德,齊王劉襄自當為高皇帝嫡長孫,故而皇位應該由齊王繼承。”陳平沉聲說道。
“曲逆侯說的對,無論是代王還是淮南王都是孝惠皇帝昆季,若是在高皇帝諸子裡選擇皇位繼承人,往後我大漢的皇位繼承不就亂了套了麼。”
“我大漢皇位繼承人當從高皇帝諸孫中選出,諸皇孫中齊王劉襄功勞最大,年歲最長,應為新帝。”曹窋出聲響應道。
周勃看著陳平與曹窋一唱一和,明白自己被眼前這兩個人賣了,難怪昨天劉襄那麼痛快的就答應了緩議,原來是為了架空自己啊!
周勃臉色一沉,看向夏侯嬰,示意夏侯嬰震一震這兩個叛徒。
“邀劉姓諸王共同來長安商議,乃是諸位大臣昨天定下來的,絕不容再做更改,朝令夕改,我大漢朝有何天威可言!”夏侯嬰冷聲說道,大手一揮。
隨著夏侯嬰的揮手,一群帶甲持劍的衛士闖入大殿,將群臣包圍了起來。
“周太尉,你莫不是還未從剷平諸呂中走出來,這裡是未央宮前殿,是皇帝與宗室大臣、公卿徹侯商議大事的地方,安能如此放肆!”劉章大步走了進來怒斥道。
“朱虛侯難道想要替呂家人申冤不成!”周勃冷哼道,自持手中有北軍,十分強硬。
“在下替呂家申冤談不上,但對太尉在前殿如此驕縱的姿態倒是很不滿!”劉章針鋒相對道。
“大膽朱虛侯,太尉乃是高皇帝老臣,大漢元勳,汝敢不敬,來人將朱虛侯拿下!”夏侯嬰硬氣道。
不過卻沒有士兵聽夏侯嬰的話,站在大殿上依舊一動不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絳侯你居功自傲,早就人心所背了!”陳平笑著說道。
“好啊!好啊!原來你們早就盤算好了,故意氣老夫的!”周勃顫抖的用手指指著陳平說道。
“來人,送絳侯回府!”劉章揮手說道。
“不用,我自己可以走!”周勃冷冷說道。
周勃明白自己大勢已去,如今朝堂軍隊盡在劉襄手中,也不反抗,落寞的朝自己的府邸走去。
“諸位大臣,國不可一日無主,齊王劉襄是高皇帝長孫,誅滅呂家有功,理當繼承宗廟,安定大漢社稷!”陳平朗聲道。
“諸位可有異議,儘管提出來,畢竟新帝之位馬虎不得!”劉章走向御階冷聲道,手中緊握腰間劍柄,威脅之意不言而喻。
“齊王乃是高皇帝長孫,深得人心,理應為新帝!”清郭侯駟鈞立馬支援道。
“齊王為帝,我等心服口服!”
“齊王首舉反呂大旗,頗有高皇帝當年的英雄氣魄,理應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