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宮宮門外

“闢陽侯!”陳平路上遇見了同樣去見呂后的審食其恭敬道。

“曲逆侯!你也是為了銅錢之事來找太皇太后的嗎?”審食其出言問道。

“不錯,看來闢陽侯和我目的是一樣的。”陳平聞言說道。

“刻不容緩,我們必須趕緊拿出對策來。”審食其說道。

“沒錯!”

“稟太皇太后,左丞相和右丞相求見。”侍女恭敬道。

“召他們進來吧!”呂后淡淡說道。

“是!”

“拜見太皇太后!”審食其和陳平恭敬一禮道。

“免禮,兩位丞相前來想來是有要事稟告,直接說來吧。”呂后說道。

“太皇太后請看!”陳平從身上摸出兩枚銅錢遞給呂后。

“不錯,這兩枚銅錢色澤、材質都可以算作上品,看來這次八株錢的事,食其你做的不錯嘛,想必百姓對朝廷發行的八株錢很喜愛吧!”呂后拿起銅錢打量了一會,誇讚道。

“稟太皇太后,這兩枚銅錢不是臣督造的。”審食其臉色尷尬道。

“不是你督造的?那這兩枚銅錢陳平你從何而得來的?”呂后不禁好奇發問道。

“稟太皇太后,這兩枚銅錢是臣從西市一家酒肆店主人那裡換的,太皇太后手中這兩枚是臣從一袋銅錢中特意選出來的,如今這種銅錢已經充斥長安市場。”陳平恭敬道。

“充斥長安市場?那朝廷的八株錢不就無人使用了。”呂后眉頭緊鎖道,她立刻明白了陳平和審食其找她的原因。

“是的,這種銅錢數量龐大,已經流散到各處,關鍵是其中有大量假幣,如果不仔細觀察,根本發現不出來,這讓不少百姓對銅錢失去了信任,不敢隨意用銅錢交易,黃金和銅錢的兌換比例越來越大了。”陳平說道。

“你們有沒有查清楚這批銅錢的源頭?”呂后問道。

“臣無能,目前只知道是群外來商人在長安大肆採購的,他們一般都會選擇把一家店鋪的貨品一掃而空,利用交易量大,在銅錢袋中混入假幣,之後改頭換面繼續作案。”陳平緩緩說道。

“不光是長安,大漢各郡國都有假幣問題,臣開始也以為只有長安假幣橫行,但各地官府陸續傳來訊息,都遇到了假幣問題。”審食其補充說道。

“朕明白了。假幣橫行,百姓不敢使用銅錢,必須趕快找到元兇,穩定貨幣穩定。勞煩兩位丞相多多費心,仔細調查此事,銅錢問題大漢安危。”呂后面色沉重道。

“臣明白!”兩人拱手說道。

次日,未央宮前殿朝會。

“諸位愛卿,想必都知道如今的假幣問題了吧!近來各郡國都有所反映,境內有大量假幣流行,長此以往。恐怕百姓都會朝廷失去信心。不知道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問題?”呂后緩緩說道。

“稟太皇太后,臣發現這些假幣出自同一處鑄幣場,技術高超,甚至朝廷的鑄幣技術也比不上他們的工藝。”

“從假幣的成色和數量來看已經不是尋常逐利之徒所為,臣以為這假幣背後主謀身份必然不低。”曹窋站出來說道。

“御史大夫所言極是,臣以為鑄造如此數量的銅幣肯定需要銅山支撐,那些銅山豐富之郡國嫌疑最大,應該列為重點監察物件。”馮無擇緊隨曹窋後說道。

“曲逆侯你有什麼看法?”呂后緩緩說道。

“從銅錢質量來看這發行假幣的人明顯高於朝廷鑄幣工藝,從數量來看明顯不缺銅,然而其中摻雜了大量假幣。其目的明顯在於擾亂大漢秩序,影響賦稅收入,而不是簡單的謀利,必然是有大圖謀,甚至陰謀推翻朝廷。”

“故此臣以為此時必須用重典治國,挫殺這股假幣之風,才使得大漢實現穩定。”陳平緩緩說道。

“著大漢各郡國嚴查境內假幣,但凡發現假幣即刻銷燬,使用假幣者可以直接抓捕,務必查出假幣源頭。任何人一旦有假幣線索,即刻上報廷尉府”呂后緩緩說道。

“臣等遵旨!”

“御史大夫曹窋,廷尉張敖!”呂后說道。

“臣在!”曹窋和張敖連忙起身答道。

“著御史,廷尉府速派人分赴各郡國,查出各郡發現假幣的數量、日期,一一入冊。”呂后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