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劉襄看著太陽,想到了東晉“明帝說日”的典故,不禁惆悵了起來。

命運跟自己開了個玩笑,讓他成為了倒黴的劉襄,諸呂之亂的主要打工人,最大的失敗者。

漢朝這個年輕的王朝按照時間線會在代王劉恆這一脈領導下威震亞歐大陸,所有的中原百姓都會自豪的稱呼自己為漢人,這裡將成為文明的起點,可惜這一切都會隨著漢王朝的瓦解而結束。

“永嘉之亂”或者說“五胡亂華”,將給這片文明的土壤致命的打擊,晉王朝沒有漢王朝的文治武功,異族肆意屠殺漢人。劉襄不知道自己如果成為大漢皇帝,這個王朝之後的命運是怎麼樣的,他不想王莽的命運在他的身上重演。

許文呆在劉襄身後,看著劉襄若有所思的樣子不敢出言打擾,只能靜靜等待著。

“唉!任重而道遠啊!”劉襄轉過身來長嘆道。

“大王,似乎望日有所領悟?”許文看見劉襄停止了沉思發問道。

“許兄,你說我們會不會成功?若是失敗了,我們所做的一切付之東流!後人會怎麼記載我們,罪人?逆賊?還是竊國者?”劉襄悲涼地問道。

“大王,臣以為人之處於世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恕臣直言,以大王目前的處境,如果不放手一搏,恐怕一生都不會有所作為。若是我們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大王倒不如學那秦二世笙歌豔舞,臣也繼續隱居山林。”

“臣一直以為大王是天下明君,想不到大王竟然如此婦人之態,大王此言真是令臣失望至極!大王莫非忘了當初的諾言了?大王還想不想報先王之仇?”

許文見劉襄鬥志全無,直言不諱道。這樣的話恐怕只有許文敢說,換做旁人,早就順從劉襄的心意了,哪裡敢給劉襄講道理。

“先生說的對!是寡人矯情了,多謝先生解開寡人心中之惑。”劉襄感激道。

“大王明白就好!臣願傾自身所能來幫助大王,助我王成就帝業。”許文恭敬道。

劉襄剛剛陷入了自我否定,他生怕自己改變了歷史的程序,反而使得漢朝陷入了內亂,匈奴入侵,提前將胡人屠殺漢人的人間煉獄上演。

畢竟劉襄成為齊王后,一方面瘋狂的在長安培養勢力、借呂后之手打壓其他劉姓封王,一方面暗中干預大漢的經濟、甚至不惜利用大漢的經濟危機來控制大漢經濟命脈。

如果他沒有成為皇帝,那麼他就是大漢的罪人。歷史上王莽前期也是大漢的社會楷模,後期卻因為他超前的思想觀念,讓他被萬人唾棄。

他劉襄不會走上王莽的老路,終有一天他會君臨天下,成為那未央宮的主人,帶領大漢走向強盛。

“大王,邯鄲傳來的密報。”白業突然徑直走了進來,輕聲道。

劉襄在自己的親信中最信任的還是白業,畢竟白業從小陪同自己一起長大,無依無靠,對自己的忠誠度最高。

劉襄任命白業為齊王宮的郎中令就是出於對白業的信任,各地密報一般都會經白業之手的。

“哦?直接講吧!”劉襄淡淡道。

“是!”

“馬已到,王勿慮。”白業連忙將密報內容念出。

“嘿嘿!看來刀間先生已經到達邯鄲了,大王可以不用擔憂了吧!”許文聞言笑道。

“嗯,這確實是一件喜報!白業吩咐下去,沿途保護好刀間先生安全,刀間先生如果有什麼意外,寡人唯你是問。”劉襄沉聲道。

“喏!”白業雙手抱拳鄭重承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