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審丞相求見!”侍女恭敬道。

“傳!”

“太皇太后,大事不好了!”審食其慌忙的說著。

“什麼事,慢慢說。”呂后面色不悅道。

“物價,物價…”審食其一口氣喘不上來。

“給審大人端杯茶水。”呂后見狀道。

“咕咚,咕咚!”

審食其喝下一杯茶水,漸漸緩了過來。

“太皇太后,近日長安物價飛漲,家家戶戶都開始囤積糧食,長安搶劫案最近一直上升,急需抑制物價。”審食其緩緩道。

“什麼!物價又上漲了,這樣下去必然激起民變,立刻召叢集臣商議。”呂后面色一變,連忙吩咐道。

西漢初,接秦之弊,糧價居高不下,關中大飢,米解萬錢。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

漢高祖因此堅持重農抑商之策,減輕田租賦稅,打壓商人,並進行了貨幣改革,從而逐漸平息物價,恢復經濟。

未央宮前殿朝會

“諸位,今日召集各位來,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平息物價。”呂后坐在高座威嚴道。

“稟太皇太后,物價上漲皆因糧價而漲,糧價則因商賈囤積居奇而漲,平息物價的關鍵在於商賈。”陸賈說道。

“這幫奸商就是看見馬上快要收割粟米了,怕自己的陳舊粟米爛在倉庫裡,所以哄抬物價的,依我看殺一儆百。”灌嬰怒道。

“不錯,潁陰侯說的對,商人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讓他們休養了幾十年,又開始搞事情了,就應該給他們一個教訓!”夏侯嬰也附和道。

隨著經濟的恢復,漢高祖時期制定的“賤商令”也慢慢放鬆了,商人的膽子也慢慢變大了。漢初的功勳列侯們多是貧賤出身,對於不事生產的商人十分不屑,自然是主張強硬打壓商人。

“萬萬不可啊!太皇太后,如今已不是我大漢開國之初,如今商人與各行各業聯絡緊密,牽一髮則動全身,恐引起天下動盪!”酈寄連忙勸道。

“那你有什麼辦法啊!別光說些不沾邊的話,你莫非受了那些奸商的賄賂。”灌嬰脾氣暴躁,直接衝著酈寄吼道。

“這個…在下還沒想出對策。”酈寄結巴道。

“潁陰侯何必這樣咄咄逼人,我覺得酈兄說的並非沒有道理。”

呂祿替酈寄出頭道,呂祿和酈寄是好友,因而挺身而出。不過呂祿做夢也想不到,他看重的這位好友幾年後會向陳平,周勃出賣他。

“夠了,哀家不是召集你們來吵架的,而是找你們來商量問題的。陳平你有什麼想法?”呂后呵止眾人,問道一直不發言的陳平。

“稟太皇太后,如今糧食多在商人之手,必須想辦法逼商人把糧食交出來。他們的目的就是哄抬糧價,從而引起百姓恐慌,搶購糧食。”

“這樣一來他們的陳糧既賣了出去,又狠狠賺了一筆。依臣看不妨由朝廷出面與商人談判,將糧食購於朝廷之手。由朝廷來統一發售糧食,從而穩定市場。”陳平侃侃而談。

“那要是商人獅子大開口怎麼辦?”呂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