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列提使臣給出的寶鈔收購價,從第四次提價(第四次提價是第五次收購價)後的六兩,一路水漲船高,到了現今,價格已經停留在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上——足足十一兩紋銀。(上一章十兩的收購價是權貴在民間的採購價,注意區分。)

這個價值,比寶鈔剛剛發行那一會,都高出了不少;當時官方雖然強令寶鈔與白銀等價,但市場卻不承認,寶鈔上午發行,當天下午在市面上,便只能買到五六石的大米,摺合成銀子也就七八兩。

李雲棠不經意間,已經把寶鈔炒作地高出了“發行價”;不知那乾盛皇帝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這一點李雲棠自然沒意識到,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收購價為十一兩的這一輪過後,他便會令安德魯,收購價再提上一大截,並宣告目前所得的寶鈔數量,還與所需有較大的差距。

然後在收購開始之前的那幾夜,李雲棠會遣警蹕南衙眾人,偷偷將手中持有的寶鈔,儘可能多的丟擲;於最高點套現,好好地噶一波韭菜!

不過在那之前,他還需要把戲給演全;因為現今在朝臣與京師權貴、勳貴們的眼中,小皇帝手裡,是沒收購到多少寶鈔的。

畢竟警蹕南衙這隻秘密力量不能暴露,捧辰、拱聖、羽林三衛也不得隨意調動;明面上天子只能用宮中的宦官,滿大街尋覓寶鈔,這樣的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如今演“收購”這一齣戲的目的,便是於光天化日之下,給人留下小皇帝曾在價格高位之處、“接盤”一批寶鈔的印象。

而後藉著這個印象,小皇帝便可以合理地偽裝成受害者,進而最大限度地,洗清己方割韭菜的嫌疑。

因為人們大多時候,會只願意相信讓自己好受的結論;寶鈔市場崩盤以後,全城勳貴必然虧地心都在滴血。

可如果那時候,聽聞天子在這場騙局之中,屬於虧得最多的那一波;權貴們便會安慰自己,貴為天子也著了此道,己方被騙,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有這種想法,並不難理解;李雲棠穿越之前,就遇到過類似的例子。

某位魚姓作者的校花那本書,明明渠道大賣,網站與作者都賺得盆滿缽滿;卻有人編造出,作者借合同之利,正大把薅著zbj的羊毛,且後面這種觀點深入人心。

在兩件事的真相上,前者是小皇帝賺得盆滿缽滿,後者是網站與作者都賺得盆滿缽滿。

而兩者營造的假象上,前者是小皇帝虧得血本無歸,後者是作者的文章不行,靠著合同賺無法違背契約的呆板zbj的錢。

假象聽起來,無疑更加有戲劇性,且觀看過後,更能讓看見的人產生愉悅感。

這便是利用人們,對某一方面認知的不足,編造出讓大眾心中願意相信的事實,從而完成對真相的隱瞞。

後世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這種心理招數都能瞞天過海,如今尚未經歷各種套路洗禮的權貴們,自然也很難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日,李雲棠又穿上自己那身,颯爽的御賜麒麟袍,來到朝陽門以東,專門用以收購寶鈔的皇莊前。

依然是斜靠在一張八仙椅,坐也坐地沒個正形;依然是身旁立著數個禁軍士卒,設了一道卡口。、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不是以保護平民韭菜為目的,攔截前來零星售賣寶鈔的散戶;而是來阻攔大宗出售寶鈔的商戶,以從他們手中購來一些寶鈔。

“站住!”

卡口剛設好,已有擔著寶鈔的商賈路過;暗地裡得了李雲棠不少賞錢後,禁軍的軍士做起事情也算賣力;徑直攔住了來人,並闡明瞭規矩:

“此乃天子所設的稅關,入皇莊前,需要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