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朝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皇帝一把抽過奏章,來回仔細檢查了數次,未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便合上後隨手回遞,故意大聲吩咐道:“呈給太后看看,若是太后沒有異議,便就這麼辦。”
李雲棠絲毫不敢遲疑,畢恭畢敬地將奏章接過,小步急趨至簾幕之後,埋著頭奉上了手中的東西。
懿安太后轉過頭輕睨了一眼,只覺得這小太監要是不張口,模樣瞧起來也算順眼;但這股念頭僅僅是出現了片刻便消失,而後她款款地接過奏章、端詳起來。
這封奏章的內容又臭又長,且現在與太后又沒有什麼利害關係;因此她象徵性地翻閱了幾頁之後,興致已然寥寥,佯裝又看了半晌後,便把奏章還了回去。
“哀家並無異議,便照此操辦罷,有勞諸位卿家;大漢有此等股肱之臣,乃是社稷之幸。”
說話的同時,懿安太后伸手傳回了奏章,一隻帶著無名指和小指帶著鎏金護甲套,柔美細膩如少女的素手,停留在了李雲棠視線範圍之內。
僅僅來得及瞅一眼,那手已經不見;他收好了奏章後,腦海中殘留的畫面,卻讓其恍惚間生出一個念頭:
“這太后的手上,跟之前相比,好像中指沒帶護甲套;而暴露出來的中指,一丁點指甲也未留?
這是什麼意思......”
再說階下立著的朝臣們,太后這幾句誇讚,他們是一丁點也不放在心上;反而列於最左最前的上官蒙猛使眼色,示意兵部尚書向太后發難。
“臣兵部尚書錢仕林亦有本奏!
真定候奉先帝之命,率師遠征東籲,四載以來連戰連捷,終於將竊據前明羈縻的東籲滅國;如此之功,宜封為國公之爵。”
這兵部尚書頭一句話,倒是頗有些“強則自古以來”的風範,即使李雲棠討厭這些個文官,但也不由贊同他這番說辭。
聽的高興的不止李雲棠,一抹笑意同樣浮現在懿安太后的嘴角,她自忖近日的努力沒有白費,弟弟的國公之爵,終於有了著落。
可下一句話,卻令這位太后陡然色變!
“東籲瘴癘之地,不可讓功臣久居其中,當詔令真定候先行回京,從而接受封賞,以慰在外將士之心;
此役真定候擒獲東籲首領逾百,應用囚車盡數押送至京師,在午門之外斬之以徇,進而傳首天下,讓四方意欲擅動的四夷,以這些凶逆的下場為鑑戒!”
懿安太后聽了這話之後,先是一愣,反應過來之後便氣得臉色發青;恨不得將下面這幫首鼠兩端的臣子,立即送去見先帝與秦王!
她感覺自己大意了,且被下面那幫老奸巨猾的,給算計了個措手不及。
如果自己同意弟弟獨自回朝,那鋌而走險、發動兵諫的一步棋,就徹底沒了指望,自己只能在朝堂上盡力斡旋,眼睜睜地看著皇帝親政。
可如果不同意,一時間又找不出什麼合適的理由,若是強行推諉,必然導致群臣更加防備,那她的處境,會比當下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