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幾錢銀子,卻足以吸引他們來;而吸引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人趕走!

這話聽起來自相矛盾,實則卻是李雲棠用心良苦。

作為一個壓榨者。李雲棠無疑是非常不合格的;他不忍心看到平民百姓陷入自己的設下圈套,從而賠得傾家蕩產。

對於權貴們來說,或許被騙個幾千兩幾萬兩,也僅僅只是肉痛;可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百姓來說,七八兩銀子,都算得上是畢生積蓄。

人都是逐利的,如若有百姓摻和到這場賭局之中,沒有及時撤出,就必然會賠地傾家蕩產,進而賣女典妻、家破人亡。

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李雲堂不得不先把他們請入局中,然後用手中的權力,強行以低價,購買這些散戶手中的寶鈔。

從而讓這些百姓意識到,他們無法透過官方渠道售賣寶鈔,獲得最大的利益;只好轉而將手中的寶鈔轉讓。

轉讓的目標,自然是權貴們,這樣一來就又把這風險,踢回了權貴們身上;而百姓售賣給權貴們,利潤大幅下降,願意鋌而走險囤貨居奇的人,同樣也少了許多。

李雲棠都勸退到這份上了,還有人“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活該賠光!

這個行為,還有一個一箭雙鵰式的好處;強行低價收購百姓持有的零星寶鈔,可以向外界傳達一個訊息:

小皇帝什麼都沒收到,有些氣急敗壞……

做戲就要做全套,小皇帝這邊,表現地越是收效甚微,越不容易被那幫權貴所懷疑。

半眯著眼睛的李雲棠,突然感覺身前掠過一個身穿麻布衣服的殘影;他嘴上還未下令,莊門處的侍衛就捉住了人,往其所坐的地方移送。

“公公饒命,草民不知犯了何事,引得公公生怒,還望公公網開一面,不計小人之過!”

李雲棠抬眼望了望這平頭百姓,見他被兩個禁軍士卒夾地動彈不得,既不能站起來又不能跪不下,便指了指一旁寫著不許零星售賣寶鈔的木板,說道:

“上面寫的明白,自己看!”

“小人……小人不識字。”

李雲棠想起自己應該跋扈一些,便不再做解釋,又立即裝得十分不耐煩——一腳踩回凳子上,大手一揮,兩個穿團領衫的太監應命而出。

他們從動彈不得的那人身上,搜到了三張寶鈔,一人回呈寶鈔給李雲棠,另一人掏了個半兩的銀錁子,塞進了那百姓的腰間——足足比勳貴們普遍的十張就兩的收購價,低了七成!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李雲棠終於示意放人,那小民絲毫不敢停留,心驚膽戰地往回跑去。

李雲棠看著其人遠去時單薄的背影,不禁感慨:

現在做做壞人,總比讓他將來賠地傾家蕩產要好。

自己這種專割富人韭菜的,也算是一股清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