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暗地裡的動作(最後一次求追讀)(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天子的日子,也不好過,能多弄些銀子手頭便多一分底氣;
你是不知道,筵席上陛下還下了口諭,讓在場的諸位官員不得透露採購寶鈔的機密,更不得私下回購寶鈔……”
一聽自己老爹要“抗旨”,張惠覺脫口而出:“那父親還……”
“公子,天子如何會知道是老爺做的呢?
就算知道,那筵席上的諸位朝廷命官,哪個不想從販賣寶鈔之中,分一杯羹呢?”
管家嘶啞的聲音突然響起,兩句話不僅令張惠覺茅塞頓開,還道盡了小皇帝如今尷尬的處境:
只要不被皇帝抓住明確把柄,這幫朝堂上、京城裡的高官權貴們,便敢為了利益,肆無忌憚地違抗天子命令。
因為不知道警蹕南衙的存在,他們便自然而然地認為,只有幾個內官可用的小皇帝,沒有任何打探情報的手段。
天子總不能驅使無法擅自出營的禁軍,充做耳目。
而且縱使被發現了,這些權貴也不一定會怕,因為類似於這種逐利抗命的的行為,是大家一起做的,正所謂法不責眾,皇帝不可能一律嚴懲,殺得人頭滾滾。
有這樣的能力,天子抄幾個貪墨錢財、中飽私囊的鹽官鹽商,可比賣那點寶鈔,來錢快得多。
“進財說的不錯。”張明徹微微頷首,以表示贊同。
他自己一年的俸祿也才百餘兩,算上孝敬、養廉銀、佃租等,歲入也不過萬八千兩。若是一張寶鈔能賺一兩銀子,一萬張寶鈔,便是自己一年的收入!
況且賺錢的同時,還能同時透過鄙夷佈列提人,獲得巨大的滿足感;一箭雙鵰,又何樂而不為呢?
心情舒爽的張明徹,又吩咐道:
“如今十張寶鈔的實價,約合三兩銀子;而那布夷使者呈報天子採購寶鈔的價格,約是一張二兩左右,因此我要你們做的,便是儘可能多的收購寶鈔;
惠覺負責內城以及京師北面的幾個縣,進財就去南邊,所需人員財貨,儘管去支使。
收購的價格以十張寶鈔六兩銀子為準,事情宜早不宜遲,你二人今夜便去聯絡,若是讓他人搶佔先機,那邊悔之晚矣。”
二人接了命令剛要離去,又被張明徹喊住:
“切記,若是他人價格高出我方,可以適量提高;那夷人三番五次請求收購寶鈔,應是勢在必得;所以寶鈔到了我們手裡,我們便有了定價之權;
即使收購額價格高了,我們買的最多的幾家,也聯合起來囤貨居奇,以宰割外夷——
說不定,還能留下一段美談呢!”
說罷之後,張明徹的一雙細眼,迷地只剩了條縫;而管家與兒子,自然一陣附和並應下命令。
明月高懸,時已近子時;而類似於張明徹府中的密談,則同時發生在京師的不少權貴之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