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懿安太后,就沒想過要奪皇爺的兵權麼?”

跟那胸有丘壑的懿安太后比,眼前這小皇帝,單純的有如白紙一般;李雲棠實在無法想象,她是如何在局面那麼不利的情況下,保全如此重要的權力的。

“她當然想奪了,”前半句小皇帝說地還算自信,但後半句,就顯得有點磕磕巴巴了,“只不過……不過朕聰慧機敏,略施小計便化解了。”

“哦?”

李雲棠一眼瞧出了這是假話,嘴裡哼出一聲輕問,接著湊到離小皇帝左頰僅一寸的地方,笑問道:“皇爺說的是真的?”

小皇帝忙不迭轉過臉去,李雲棠則又繞了一圈,湊到她右頰旁:

“皇爺,說句話呀。”

“李雲棠,你著實討厭,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麼!”

撅著嘴抱怨了一通後,小皇帝才道出了來龍去脈:

“懿安太后是想奪兵權,更是險些成功;關鍵時刻,部分朝臣搶先一步,將朕接到了羽林等三衛駐紮的軍營。

而後他們回報太后說,這三衛兵權應由兵部掌管,雙方意見難以統一、爭執不下,險些要刀兵相見。

兩相僵持之下,身為內閣閣揆、三朝元輔的上官蒙,出了個折中之法:兵權依舊歸朕所有。

這方法雙方雖都不太滿意,但互不退讓之下,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那這個上官閣老,倒算是一個忠臣了。”李雲棠一聽,居然還有為皇帝著想的臣子,不由地嘆了一句。

聽到這話,小皇帝臉上也多了點喜色,補充道:“他是未來皇后的父親,也是未來的國丈,在不違背其利益的情況下,便賣了朕一個人情。”

“原來如此。”

這麼一解釋,李雲棠算是明白了,這兩撥聯合起來發動政變的人,心中是各懷鬼胎。

太后能順利的發動軍事政變,肯定少不了勳臣們的幫助,才能將軍隊使喚地如指臂使。

但顧命大臣死光了,其餘的文臣也得為自己的安危考慮。

如果真讓懿安太后堂而皇之地接管了全部禁軍,掌控了整個京師的軍事力量,那朝政恐怕就是勳貴們的一言堂了。

誰敢反對他們,先得計較一下,自己的腦袋是不是夠砍。

所以為了自身安全考慮,還不如留下有利益衝突的一對母子,讓他們相互制衡。

有小皇帝這份兵權在,再加上朝中文臣也遠比顧命大臣們警覺,懿安太后終究不敢輕動。

而後面懿安太后分權給內閣的舉動,也應當有一層修補雙方關係裂痕的用意在裡面。

李雲棠尚在沉思,荊雲海突然從乾清宮正殿走了過來,他一見小皇帝,便跪下稟道:

“皇爺,今日在平章閣內值守的閣臣,有事呈請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