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復興活動,是建立在當前國力日漸強盛但思想文化影響力處於國際劣勢的情況下誕生的。

在文化復興活動中,漢服運動,無疑是其中做的最好,最具有積極意義的一環。

其中非常具有科學性,針對性,進步性,以及深層的文化內涵。

漢服。

說的可不是漢朝時期的服飾,而是漢族民族傳統服飾。

華夏大地民族眾多。

在傳統服飾中,漢服與少數民族服飾都是極為龐大的文化區域,並且彼此互相影響,互相融合。

宣揚華夏文化,自然要從最基礎的地方入手。

衣,食,娛樂。

衣能直觀的看到美,食可以直觀的吃到味道,娛樂,則是承載了文化思想。

2003年的時候,民間人士王先生將漢服穿在了身上,走上街頭。

居然產生了所謂的“王先生事件”。

被中外媒體爭相報道。

講真,對於漢服,很多外國人是覺得稀奇的,好看的。

文化或許不理解。

但那種撲面而來的古典美是誰都可以體驗到的。

可是

在自己的土地上,穿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服飾。

居然會引來很多國人的不解,嘲笑。

很TM離譜。

是的,嘲笑。

人們覺得他另類,覺得他不同,覺得他譁眾取寵。

甚至開噴。

這就不免讓人感覺

這所謂的現代化,何嘗不是一種西化呢?

文化到思想上的一種西化?

畢竟,在這段時間裡,現代化,確實是由西方主導的。

但現在不一樣了。

主導未來的即將變成華夏,華夏文化自然也要偉大復興。

李少傑在初步去了解漢服的時候,也不由得為自己生在了一個好時期而感到慶幸。

這個時代的民族自信正在逐漸崛起,這個時代的文化自信也逐漸復甦。

零幾年的那些牧羊犬狗賊們,到了現在雖然也有,但肯定沒那個時候猖狂。

***也逐漸變成了褒義。

現在看到大街上有人穿漢服,肯定不會有幾個正常人會有“嘲笑”的想法。

大家都會多看幾眼,驚歎臥槽好帥,然後越來越多的人情不自禁的入坑。

入不了坑的也或許單純只是因為沒錢或者懶。

起碼,當初的“嘲笑”,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