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如美酒延棉的藝術品。(求訂閱~月票~)(第2/5頁)
章節報錯
現如今的演出,是越來越追求整體藝術了。
個人實力再好,如果另一個人對比之下弱不少,作品的整體觀感都會下降。
是的,強調的主要是一個整體。
就好像這次李少傑設計的。
新人的實力差不多,只要認真訓練,兩個人對起來其實是很容易的,這樣,整體作品質量會極佳。
相反。
如果老師跟新人表演同一個節目,那麼在同一個節目中,就會產生因實力不對等而產生的「割裂感」。
這就是節目演出中的「木桶效應」。
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
尤其是這種對唱。
合奏,合唱,真的就是要協調並進,和諧統一,大家一起?
或者是各玩各的,儘量保持完整?
其實都不是的。
在任何群體性質的演出中,看似一個整體,但內裡深層的,永遠是追求一個
「對抗性」。
對抗性才是藝術演出中必不可少的效果,也是能更加深化作品感染力的因素。
比如,交響樂中,是高音與低音的遞進,漸變,轉折,對抗,是絃樂與管樂的配合,對抗。
是指揮家與整個樂團的對抗。
而在合唱中,亦是如此。
作為克里斯汀與魅影的主演,在這歌曲裡,是要有對抗性的。
這樣,在角色的存在感上才可以分庭抗禮,各有特色。
不然,真的就是牽線木偶了。
劇情裡確實是魅影作為強勢方,魅惑弱勢方克里斯汀前往地下。
但並不代表克里斯汀完全任由魅影擺佈,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克里斯汀在這段戲份的存在感就會全無。
相反的話,那就更是災難片,魅影弱勢?那基本可以直接宣告完全翻車。
如果實力不對等,這對抗性一起,很好,一方直接被另一方幹碎,那還要什麼整體效果?
涼了,別想了。
所以,李少傑這刻意分開新老的舉措,表面上看上去讓新人被老人組合碾壓,很不公平,但反而效果更好。
先讓新人來一段。
而新人也足以令觀眾感到滿意,感到很不錯。
這就給觀眾建立了一個心理預期,並且讓觀眾更直觀的看新人水平。
等到國家隊老師上場後,演出效果就完全擊碎了這個心理預期。
但由於之前已經感覺新人表演的很不錯,所以,巨大的對比差下,觀眾們並不會回頭質疑新人,諷刺新人,只會更加誇讚老人。
這方面的設計,一旦出現了順序問題,很顯然,霍子航兩位新人是否被網暴,真就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要拋磚引玉,而不是金玉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