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說李少傑沒資格來這個場合。

在場的大佬也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就算這人不是李少傑,也沒人會說什麼。

既然能來,自然就是沒問題,出門在外管好嘴是基礎。

讓這些人感到驚訝的是

李少傑從不參與這類場合,今天突然來了,並且偏偏這一次的慈善晚宴,上面就查的很嚴格,這不由得不讓人多想。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今天很像是一個特別的儀式,而且,現在的李少傑也不只是代表了他自己一個人,由不得人不謹慎。

一旦真有點什麼貓膩,出了差錯,那就是平白無故的給人攻擊的藉口。

自然會稍微做出點警示性的動作。

當然,也就僅此而已,再大的動作是沒有任何必要的。

至於慈善晚宴這種東西,多少是存在一點貓膩的,不可避免。

水至清則無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徹底著重清除是當真沒有必要,不至於。

這些有錢人,搞慈善晚宴,不就是求個名聲麼?

或許會有些剋扣,或許不那麼幹淨,但這都是約定成俗的事情,想要搞名聲,最後這些慈善捐贈,就算出現一部分回扣,也一定是會落實到基層的。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也都知道留出一些餘地。

大佬們明白的道理,李少傑自然也知道。

問題的重點並不在於裡面是否有貓膩。

而是在於這些慈善的行為與專案,是否能切實的讓需要接受幫助的人獲得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是否能得到一些東西。

就好像我捐一百塊,這一百塊,可能落實到基層,就剩六十塊。

但這六十塊,也起碼能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徹底打擊的極為乾淨的話,是,你捐一百塊,是有人能獲得一百塊的幫助。

但有沒有想過,如果沒人運作,沒人搖旗吶喊。

那麼,原本十個人捐,會只變成一個人捐,原本,十個人的捐贈,可以救助十個人一人六十塊,可現在,就只有你一個人捐贈,能救助一個人,哪怕這一個人能拿到一百塊。

所以,對於這樣的處理方式,更多的是,影響不大的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如果你敢真的全都咪下來,或者造成了實際上的慈善援助影響,那麼伱就得挨刀。

當然,不僅僅只是如此。

這其中更有深層的考量。

起碼,這可以做一層枷鎖,讓一些受益者明白,以後你得夾著尾巴做人,多做點人事兒積德。

這種油水一撈,你就得明白,出來混的一定得還上。

因為,即使因為僥倖,而沒挨刀的人,也大都會被盯上。

大家都知道咋回事,但看破不說破。

可能哪次稍微出點問題,就把這些舊賬給你抖落出來。

這就叫“養肥了再殺”。

況且,留著這些人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