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兩人回到房間裡,準備休息。

也開始聊起了之後晚宴的主題。

“這次的慈善主題倒是讓我很想參加。”

李少傑嘆了口氣,又想起了自己的師兄費薩爾。

這次的慈善主題,還真是和師兄有些關係。

這麼多年,費薩爾一直奔走於各種慈善活動,進行募捐義演。

自己的國家,滿目蒼夷,遍地戰火。

費薩爾無力改變很多現實,他只是一個音樂家。

但他依舊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深受戰爭摧殘的孩子們。

給冰冷的大地帶來一點溫柔。

“音樂救國,聽起來多麼悲哀。”

李少傑搖了搖頭。

委內瑞拉。

這裡很危險。

幫派,槍械,戰爭.......

這便是小國的悲哀。

而早在1975年的時候,委內瑞拉官方便在一些音樂家的倡議下,建立了一個“音樂救助體系”。

這是一個針對貧民階層的社會音樂教育專案。

“委內瑞拉青年與兒童管弦樂團體系國家基金會”。

建立人便是委內瑞拉的一位音樂家,何塞·安東尼奧·阿布留。

他被人們稱為“守護希望的火焰”。

正是因為這個免費的音樂教育體系,也是因為音樂之中存在的人性,抒發的美好。

幫助了委瑞內拉數以萬計的孩子們......遠離了犯罪之路。

人無法選擇自己生存的土壤。

但總會有天使想要讓邪惡的土壤中閃爍光明。

專案成立後,聘請了幾乎1.5萬名音樂教師。

他們為2歲到16歲的孩子設計了系列的入門課程,器樂訓練課程。

同時還提供樂器製作,藝術管理和新媒體等課程。

其中近八成的學生來自貧民窟等社會邊緣地區。

創始人阿布留也曾經說過。

“我教他們學音樂,並非是要求他們必須成為職業音樂家,我更希望音樂能為這些處於困境的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富足,以此來幫助他們抵抗物質上的貧窮。我希望他們從音樂中得到快樂與希望,而不是僅僅學會如何去演奏樂器。”

他也卻是做到了。

音樂陪伴著孩子們,阿布留像一名慈父一般也引導著孩子們。

他奉獻了一生。

這個救助體系,已經成為了委內瑞拉的象徵。

而這個救助體系,實打實的讓委內瑞拉少年犯罪降到了一個最低。

家長支援,官方支援,慈善機構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