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謝謝你!阿美莉卡!(求訂閱~月票~)(第2/7頁)
章節報錯
這方面,國內是有相當難以解決的巨大問題的。
不得不說。
李少傑感覺到了一種......其他領域大老們幾十年前的感覺。
有點子憋屈。
像是幾艘破漁船看著人家航空母艦的感覺一樣。
或許有些誇張,但確實有這麼一種感覺。
東西方音樂不同,也從不要求彼此之間一定要一起玩。
不會有哪個獎真的會涵蓋所有的音樂種類,因為全世界民族太多,這不現實。
都是會照顧自己這邊的音樂種類的。
但如果從專業角度來剖析,就會發現很大的問題。
比如。
燈塔是西方音樂。
所以,縱向發展脈絡來看,他們從古典的歌劇,演唱,到樂器演奏,隨著發展,設立的爵士,音樂劇,福音,再到r&b,搖滾,嘻哈,另類。
橫向品種脈絡來看,有雷鬼,拉丁,鄉村......
乃至於幕後的製作,筆記,介紹,歷史,編曲,作曲。
甚至是兒童音樂,朗誦等。
小樂種,小分支,保護的很到位,給予了很大的支援。
所以,即使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燈塔也不可避免的因為偶像流量文化而陷入到音樂作品的同質化上,可這個同質化的速度非常的慢。
頒獎晚會也因為獎項的居多,而節奏非常快,節目非常多。
足以稱是盛會。
回看國內。
笑死。
磨磨唧唧一晚上,頒了三十個獎項左右,時長差不多,自然只能靠扯皮八卦。
看的人昏昏欲睡。
獎項都是什麼?
還不都是流行?
裡面出現的作品,大半也都是很西化的。
是也有很多華語特色。
但不多。
而對於地方音樂,民族音樂,以及中華傳統音樂下屬的無數分支......
保護與鼓勵顯得太蒼白了。
搞音樂也不能總是為愛發電,人生在世求名求利也本是正常。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代表就一定要像遺產那樣稀少。
李少傑皺緊眉頭。
缺乏有效的鼓勵與支援,那些非常稀少的“熊貓級傳統音樂”得不到助力,自然只能靠那些最純粹的人去為愛發電。
可如果支援了,鼓勵了,獎項給你設定了。
還是因為人太少的原因,是真的拿不出創新,或者特別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