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怎麼演奏,從整體的思路講,當聽到題的一瞬間,李少傑基本就已經有數了。

生日歌很簡單,其實完全可以說就是一段旋律。

一切的一切其實無非就是圍繞著這段旋律做文章。

感覺就類似於......

根據【b殺了c,而a殺了b,c想殺a之前被b給殺了】寫一篇故事。

能夠放開手腳的地方太多了。

只需要遵循這個簡單的邏輯,無論是穿越,仙俠,科幻,都市,任何題材,任何元素,任何奇葩設定,其實都可以根據這個框架往上堆。

至於這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怎麼做的。

那不就是根據這個基礎的邏輯,按照語言文字基本的語法去構成句子,然後隨你怎麼寫麼。

就算是給一些其他流行歌曲或者古典歌曲,只要是類似的命題作文。

都很好發揮。

這種類似於娛樂方式的變奏,而李少傑又想清晰的去表達一些獨特的風格,必然是要融入一些古典或現代的元素,娛樂性與內容都要有。

很好,就連音樂種類都可以確定下來了。

基本上就是跨界音樂了。

處於流行與古典的邊緣,比流行內斂一些,但比古典活躍簡單。

更好去發揮各種各樣的元素,而且更能同時吸引古典觀眾與流行觀眾。

屬於一種文化融合與通俗美學。

而順著時間線,表面上看起來難。

但對於音樂從業者來說也就那回事兒。

音樂發展史就那麼些,該劃重點的也都劃重點了,必須要注意的風格流派,慣用的手法,也早就被分析透透的了。

根本不需要掰著手指頭數我到底該分個什麼型別的。

直接順著年代往下彈就完事兒,想不起下面年代或者流派那就順著情感走。

原因很簡單。

縱觀音樂歷史,躁鬱的,抑鬱的,調皮的,陰暗的,陽光的,搞笑的,死板的......

從音樂家的群體裡找,可以找出任何你能說的出的人類奇怪性格。

李少傑可操作的空間極大。

甚至可以說是刻入本能了,畢竟,哪個正經音樂專業出身的人會不懂這些呢?顯然只有那些廢物小鮮肉或者立裝b人設的怪東西不懂了。

【知網是什麼東西啊】

當然,觀眾們對這些是不知道的。

更不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

放在觀眾們眼裡,那就是......

一個即興的命題作文,還需要即出八種興。

難度極高。

但李少傑甚至都沒有猶豫一秒,直接就上去開搞。

坐在鋼琴凳上,他甚至連想都沒想。

馬上就敲鋼琴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