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天吶,這個賽制,完全沒見過!但感覺挺有趣的。】

【哈哈哈,看得出來節目組為了平衡選手花了多大的努力。】

【我覺得這樣剛好,不然沒有懸念的話,看起來真的沒意思了。】

【說的確實,但......這對jay來說還真的是挺大的限制啊!】

觀眾們其實能很清楚的看清比賽對誰有利。

同樣是歌曲。

其他三位選手並不需要自己創作。

選取合適的即可。

這樣,完全可以選擇本身就很火的歌曲,天然佔優勢。

何況,風格偏向上也更容易在現代樂壇火起來。

畢竟,要麼是符合賽博朋克一些質感的,較為電子的新穎音樂,甚至可以直接上hyperpop,要麼就是一些在目前來說更為潮流的手段與質感。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可以直接上流行。

這些東西,實際上在目前的市場上來說,會天然更受歡迎。

但李少傑呢?

人家是要搞“80年代復古”。

李少傑一上來給大家的標籤,那就是頂級的音樂家。

比賽的時候如果選擇別人的作品?

那無異於自爆,更讓觀眾覺得掉價。

而如果自己寫呢?

很多觀眾相信,搞一首80年代復古風的音樂對李少傑來說很簡單。

但不代表就能火,更不代表能被接受。

音樂市場中的消費者誰佔比最多?

還得是年輕人。

你讓他們去懷念一下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經典,或者讓他們欣賞一些經歷了許多年市場考驗的復古金曲,那是沒問題的。

但如果直接來一首“80年代質感”的新歌?

很抱歉,接受度相對來說肯定會低的。

很簡單的例子。

比如《一剪梅》很經典,現在也有年輕人會偶爾回顧一下年少時期的青春。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或許有時候再拿出來唱,還會非常火爆。

甚至會老歌翻出新梗,再度爆紅。

但不代表這類似風格的歌曲就一定被更多年輕人喜歡。

復古這玩意要是玩不好,有時候也容易變成老土。

假設,按照一剪梅的特點去製作一首這種老歌風格的新歌。

無論是音色,配器,作曲技法,演唱方法,唱功等方方面面全都復古。

真的能火?

相比市場潮流音樂來說,很顯然更加容易撲街。

或者說,幾乎必撲。

這個時候可能有槓精,那就換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