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流行音樂為什麼越來越爛?(求訂閱~月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而且不只是華語樂壇,實際上,全世界的流行樂壇都是越來越爛的。”
“這個解釋起來其實很簡單。”
李少傑喝了口飲料,便笑呵呵的跟自己老婆講了起來。
那就是前段時間,在交流會中發生的一些談話。
“其實吧,我在交流的時候,就曾經與一位曾經就職於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代表團官員聊過,並且就這個問題上,用了一套非常科學的分析方法。”
科學的分析方法?
這讓呂秋兒好奇了起來。
“他們曾經對市面上差不多五十萬首流行音樂進行過大資料的取樣分析。”
“分析的方法呢,其實是從樂曲影響人觀感的三個維度來進行對比的,分別是【音色的多樣性】,【和聲的複雜度】以及【響度】。”
李少傑挑了挑眉。
“這是非常科學的系統分析法,但在分析以後,一個很嚴肅的事實被擺了出來。”
“流行音樂,並不是快餐化,現代化,更不是民眾化,而是真的越來越爛!!”
呂秋兒驚呆了。
只聽李少傑繼續說道。
“在這幾十年中,由於錄音技術與現代音樂技術的發展與運用,反而讓音樂的各項組成度越來越單一。”
“比如,說說音色的選擇。”
“最早的流行音樂吧,因為創作方式的自由,所以,在樂器音色選用上有非常多的選擇,即使是副歌主旋律某一個小節,其實都可以加入相當多的音色來提升層次感。”
“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塔鼓,軍鼓,定音鼓,吉他,將副歌旋律一個小節的進行,在低音,高音,和絃,節奏等方面都將其豐滿起來。”
李少傑微微一笑。
“這甚至還是會有點單薄,如果想變得更加有色彩,那麼更為突出的音色很重要,比如銅管樂去擴充張力與情感推進,低音號負責低音,圓號與單簧管給予一種圓潤的質感,而較為重要的高音區,可以小號,甚至薩克斯,長笛,雙簧管。”
“如果還想進一步增加一些色彩,也完全可以考慮豎琴。”
“這些配器,實際上都只是【正規軍】,事實上,你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電腦合成音色,或者是一些民間更加獨特的樂器選擇。”
“比如,如果看05年往後,到10年之間的流行音樂,優秀的創作者在一首樂曲中,運用二三十種樂器進行細節最佳化與情緒鋪墊推動,不是那麼少見的。”
李少傑聳了聳肩。
“但現在的流行歌曲,無論是否火爆,你放一邊,就算是隻有一點音樂基礎的人,也可以迅速辨別出用了幾種音色,普遍來說,甚至很難超過六七種,能到十種樂器的都算良心。”
“甚至不少流行歌曲的製作,因為越來越依靠鼓機取樣和電子軟體......甚至清一色的midi,這不是進步和發展,而是審美上的倒退。”
呂秋兒愣愣的點著頭。
雖然可能聽不太明白,但基本意思絕對是懂了!!
雖然,音色更多樣了,但在創作上對樂器運用的範圍卻窄了。
“再說第二點,和聲運用越來越簡單了。”
李少傑聳了聳肩。
“我們常說的,將流行音樂的門檻放下來,我認為是欣賞的門檻,而不是創作者的門檻,很多創作者p都不是,在和聲的運用上甚至只會入門,甚至只會公式。”
“清一色的三和絃轉位,固定經典和絃的套用,這讓流行歌曲出現一種.....同質化的趨勢,一個和絃的伴奏甚至可以無縫銜接無數流行歌曲的串燒。”
輕輕的搖了搖頭,李少傑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