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作偉大的音樂家?

走到這一步,這就是李少傑所必須要思考的東西。

偉大的音樂家各不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是歌頌人類最高的精神光輝,呼籲和平,高呼反戰,以一種崇高的道德精神,弘揚善良與正義。

幾乎無一例外。

或許聽上去非常的聖母,非常的虛浮,更像是高談闊論。

實際上,偉大的音樂家雖然意識思維各不相同,並且彼此間的認知有偏差,理解更是不同,甚至或許會有因社會背景導致的這樣那樣的缺點。

但偉大的音樂家,都具有崇高的道德。

雖然人無完人。

但一個技藝精湛,道德卻低劣的人,是無法成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家。

思前想後,李少傑搖了搖頭。

李少傑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否正義,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足夠道德,更不知道自己的音樂理想與音樂理念是否崇高。

但盡全力做到正直,盡全力.......問心無愧即可!

這種問題並沒有讓李少傑陷入太長時間的煩惱。

很快,傑哥便念頭通達。

就像自己今日所言。

一生只做兩件事。

一個是做人,一個是做事。

開啟電腦。

與呂秋兒影片聊天。

李少傑便順帶著吐槽起了遇到的這件事。

事實證明,老婆畢竟是老婆。

呂秋兒的臉上並沒有露出多麼奇怪的表情,反而非常接受。

“領導說的對啊,這很正常。”

呂秋兒撇了撇嘴。

“無非就是資本對人心理上的另一種異化罷了。”

“異化?”

“嗯。”

呂秋兒點了點頭。

旋即,便和李少傑聊了起來。

而呂秋兒的話,讓李少傑明白了這幫人為何會如此的不合常理。

實際上,問題很簡單。

西方社會,打標籤,貼價碼,已然常態化了。

著重強調一切“價值”,這便開始了物化的道路。

於是,隨之而來,扭曲價值與生產之間的關係,一切明碼標價,再透過娛樂影響鼓吹消費主義,異化便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