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都是些什麼品種的?(求訂閱~月票!)(第1/6頁)
章節報錯
咔嚓!
這一句話,直接讓氣氛緊張了起來,甚至於有些鬧騰的採訪都安靜了幾分。
身後領導聽到這句話,唰!
臉瞬間就綠了。
這特麼是在上眼藥?!
周圍不少媒體記者緊張的看著李少傑,對bbc的問題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你說什麼?!”
李少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抱歉剛剛沒聽清,您再說一遍?”
“我的意思是.......”
“您在歐洲讀書的時候,曾經被稱為【晨星】,前途極大,但回國後卻銷聲匿跡,沉寂良久,我想,如果您選擇更大的平臺,更高的藝術殿堂,發展一定會更好。”
bbc的記者算是圖窮匕見了。
“您這樣有前途的藝術家,為什麼不選擇更大的國際舞臺,更輝煌的藝術殿堂,走更簡單的路,反而是選擇留在國內呢?”
記者再次確信的說出了自己的問題。
李少傑大感震驚。
這話裡話外不就在說國外才更有前途,自己回國內銷聲匿跡就代表了國內環境奇差?
最後一系列的問題全都給你引到那個方向。
李少傑驚詫不已。
這裡是什麼場合?你是真敢放屁啊!!
卻又在意料之中。
不愧是你啊bbc,搞事從來都不分場合,話裡總想挖個坑。
這句話,怎麼回答,都有問題。
無論回答,還是沉默。
你都會有問題。
如果真的順著他的意思回答,那就有意思了,直接強行讓你變成人家的宣傳機器。
馬上就是“李少傑後悔歸國”或者“國際著名鋼琴家認為音樂行業在東方如何如何不好”等文章,隨之而來的可想而知,國內直接爆炸,你就只能看人家的臉色,謀求國外市場,當條狗。
你要說“我覺得國內就很大很好”,那麼,bbc馬上就會扯出一個“李少傑認為西方音樂行業發展前景不如東方”等大旗開始跟你玩奧義,斷絕你進國外市場的可能性。
反正,就撿一半對他們有利的話說,然後誇大其詞,根本不存在一個“折中”的回答,怎麼回答都可能變成二極體中的一極。
無論是李少傑,還是領導,還是這些圍著採訪的記者們。
幾乎都意識到了這層意思。
怎麼回答,都得選擇一個坑跳下去。
這類似的操作實在是太多了,bbc運用這樣的方式,拉攏了不少,也抹黑了很多。
國內也不乏經歷過這樣採訪的娛樂圈(juan)明星,自認為聰明的想要玩“語言的藝術”兩頭恰,結果兩邊都不討好。
因此身敗名裂或者徹底遠離市場的明星......很少,而且都涼了。
絕大部分,都還是“屈從”。
李少傑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