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的空前爆表,倒是都在李少傑的意料之內。

畢竟。

dnf+自己,這雙重buff加下去,如果還沒一點浪花,那dnf和自己指定有一個涼了。

由於新版本的內容釋出並不多,所以,這“新團本配樂曝光”,倒是能很好的拉昇玩家的好奇度,在新聞資訊和主播的帶頭下,李少傑個人的熱度也節節攀升。

而網路上的評論,也都如李少傑預料的。

有誇的自然有貶的,有粉的也自然有黑的。

不過,黑子們黑自己也很難從專業和行業的角度下手,很多黑的方面,一般是尋常明星臉色大變但李少傑渾然不介意的方向。

畢竟,俗話說的好,只要人設足夠負面,那麼就沒人可以從人設上擊敗我。

像是黑子們攻擊的“李少傑嘴臭”“李少傑沒有風度”“李少傑愛噴人”之類的.....

傑哥知道了或許只會說一句話。

“謝謝誇獎。”

.......

熱度的發酵,也讓李少傑的身價在緩緩上漲。

幾乎所有業內的人事都確定了一件事。

李少傑已經徹底在配樂的行業裡站穩了腳跟。

無論是動漫的,影視的,宣傳片的,或是遊戲的配樂,李少傑基本全部都嘗試一個遍,並且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與良好的反響。

很多業內人士都忍不住感到驚歎。

做配樂本來在熱度和名氣上就天然偏“配角”,作為配角的配樂,本就被天然壓制,很難超過“主角”的光環出名。

一般來說,配樂師很難被注意到,哪怕是早就成名的人。

如果出圈一個,是運氣。

那麼搞這麼多回,回回都出圈.......

那這人就有點可怕了。

甚至於李少傑一些微妙的配樂思路,被拿來當了行業內的案例。

保證藝術程度的基礎上,進行娛樂化。

兩者之間的平衡,掌握的極其微妙。

當然,李少傑努力靠攏娛樂化的這個行為,倒是也有那麼一些成效的。

現在很多人,提起李少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的標籤......

不再僅僅是“國服第一噴子”了。

雖然高度在,但不得不承認,李少傑之前的作品,傳播面是比較窄的。

“音樂家”這個概念,甚至“藝術家”這個概念,大部分存在於業內。

之前,李少傑也試過很多方式。

比如搞一點流行歌曲。

甚至想往up主的方向努力,或是帶一帶明星。

但都涼了。

明顯比不上現在做配樂。

只有在配樂上開始大放異彩。

不過,經過李少傑往娛樂化使勁兒,觀眾們對於李少傑“nb音樂家”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

這便是很多國家隊開始進入娛樂市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