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廠的年度嘉年華開幕會,吸引了相當多的媒體平臺。

以往的嘉年華,往往都是分開舉行的。

各自辦各自的。

比如鵝廠音樂嘉年華,各個遊戲的嘉年華。

但這次,進行了一個盛大的匯總開幕式,然後再進行分批次的單項嘉年華,持續時間很長,而這些單項嘉年華舉辦的同時,商業城周邊還會有相當多的小活動同時進行。

這無疑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活動流量,讓熱度不斷持續。

還能在這麼多商業活動中大賺一筆。

盛大的開幕儀式中,照例也請來了很多的明星網紅。

於是,後臺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畫面。

小網紅巴結著同平臺的大網紅,大網紅巴結著娛樂圈的明星,小明星巴結著頂流,頂流巴結著鵝廠的各種經理老總。

倒是沒哪個不長眼的跨等級去巴結,因為跨等級的巴結不僅混不成臉熟,還容易被人鄙視,甚至厭煩。

大家幾乎都有自己想要溝通的人,後臺好不熱鬧。

但李少傑卻似乎和這些人有些格格不入。

帶著樂團在後臺備場,也沒人來混臉熟,也沒主動找誰聊。

不能說沒人想混臉熟吧,只能說是唯恐避之不及。

下到小網紅,上到鵝廠的各個經理

沒人想來找不自在。

而李少傑倒是也樂得清閒。

於是,後臺彷佛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個畫風完全不同的區域。

演出早已開場,各個節目的明星依次表演。

李少傑的節目尚且還早,第三幕,遊戲部分的開場曲,大概還要登上一小時。

周圍的演員們的表情與態度明顯分為三種。

演出結束的鬆了口氣,甭管咋樣,反正差不多是結束了。

沒演出的緊張的繃著,哪怕是上慣了舞臺的頂流也挺緊張。

但和別的演出人員不一樣,別的演出人員如臨大敵,繃緊神經,非常的認真。

但李少傑卻真的把這裡當成玩了。

難不成真是大場面見多了,身經百戰,是大老的格局?

不。

如果拿李少傑的話來說,這就叫“演出現場的天花板效應”。

就好像小網紅平時也不會緊張,如果是在同學聚會類似的場景下,對一群外行秀一秀,甚至非常的自信,甚至人越多成就感越高。

但一旦和大明星,甚至是國家隊同臺,腿那就是真的抖了。

緊張,不是因為自己上臺表演而緊張,而是因為一起上臺的有令自己緊張的大老

有時候,看後臺演員們不同的緊張程度,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屬的食物鏈等級。

上交的團長陳浩,倒是覺得特別有意思,甚至嘖嘖的說道。

“嘖嘖,看看,什麼叫做食物鏈,什麼叫做生態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