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於一些配樂中,描繪緊張突發變化的場景,多於用驚悚片中製造效果。

但那是配合驚悚片或者一些比較令人緊張的情節一起出現的。

李少傑則不然。

在演繹敦煌仙女飛天的過程中,運用這麼一出,營造出的效果,就令人回味起來耳目一新!

這種略微有些“害怕”的感覺,卻配上這種仙女飛天,充滿獨特韻味的美好畫面。

這時候,這種“驚”與緊張,就於潛意識之中,變成了“敬畏”!!

呂老不知道李少傑具體到底是怎麼想的,會用這種古怪的搭配。

但不得不說,這突如其來的質感,卻實實在在的令人從“驚”的感覺中,感受到了一種古人看到神女飛天時,內心的那種略帶驚懼的敬畏!!

以往,人們看歌劇,雖然也講“代入感”,但實際上的代入感只有一小半。

畢竟,從音樂上的處理,更會偏向於“講述故事”。

而李少傑這種雖然外表看覺得似乎沒什麼不同的處理方式.....實則內裡別出心裁。

與其說是音樂演出,更像是一種第一人稱視角的“配樂”。

充滿了各種第一視角體驗的音樂心理暗示。

更加增加代入感,以每一位觀眾為故事主體,並且以音樂直接影響觀看者的代入情緒與代入的程度!

彷佛是將一個藝術演出,變成了vr故事一般!

奇思妙想一閃而過。

實則,這種感覺,並沒有持續過長時間。

三位舞法天.......

三位舞者已悄然落地,吸引著觀眾們的視線。

隨著音樂的漸緩,輕輕落地。

燈光開始轉場。

一暗,一亮間。

道具非常非常迅速的便到位了。

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的舞臺,彷佛變成了華麗的古代皇宮。

一名衣著華麗的國王,正端坐在王座上。

豎琴撥響。

面前,是剛剛飛天的三位神女。

相比剛剛更為莊重的體態與稍顯澹然的神性,現在,三位舞蹈演員的表情更為像是一名靈動的少女。

國王正在欣賞三個女兒的表演。

妙音,妙善,妙清。

音樂輕柔優美了起來。

在西洋管絃樂的圍繞中,琵琶聲輕巧的彈奏而起。

田韻手持琵琶,輕柔中卻不乏力道的起舞。

懷抱豎彈,揮臂橫彈。

又隨著音樂,忽地昂首斜彈,傾身倒彈。

直至最後的背後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