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為勞苦眾生讀書,即為佛!(求訂閱~月票!)(第2/6頁)
章節報錯
沈城,距離丹東很近,一小盒草莓,在應季的時候並不貴。
十元。
但李少傑曾見過一位很普通的青年,拿起草莓,猶豫了許久,終究還是放下了。
也曾見過身著工裝的工人,大夏天來到超市,望著冰箱裡琳琅滿目的雪糕,艱難的嚥著口水,然後默默的拿起一瓶最便宜的礦泉水。
也曾見過拮据的母親,帶著孩子,孩子看向零食的不捨,與母親拿出一塊錢買一袋牛奶的苦澀。
或許有人覺得,不就十塊,幾塊,至於嗎?
【何不食肉糜?】
對於一些人來說......真的至於。
身上裹滿了水泥汙漬的工人,勞動結束後,偶爾來超市,買下的一瓶兩塊錢劣酒,就是他們生活的快樂。
在超市裡精挑細選禮物,但收到分手簡訊,當場崩潰的白領,也曾對當時只有16歲的李少傑訴說著生活不易。
房貸,車貸,工作,加班,贍養老人,談物件,結婚......
苦海眾生皆不易,卻依有不甘,於是,眾生選擇堅強再堅強。
此時,眾生即佛。
“有空的話,你可以在生活各處留意。”
榮贊教授笑了笑。
“或者.......去一去醫院,你就能明白,何為眾生皆苦了。”
“活著是苦,衰老,病痛,死亡,也是苦。”
“生活中的快樂就像是泡沫,短暫而華麗。”
榮教授的笑容突然變得有些不正經起來。
看了看李少傑,呵呵問道。
“比如年輕人在與心愛之人尋求房內之事的快樂時,華麗,卻短暫。”
“快樂以後,接下來煩惱的事情便是生活,結婚,避y,如果不小心中槍了,撫養,教育......煩惱不請自來,快樂僅是短暫。”
李少傑的眼神頓時變得奇怪了起來。
不過,這個例子倒是真的很形象。
榮教授緩緩說出了一個耳熟能詳的佛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旋即,笑呵呵的看向李少傑。
目光很慈祥,像是一個慈祥的長者,在點化一個迷茫的年輕人一般。
“何解?”
“眾生的身體是一顆智慧樹,眾生的心靈是明亮的臺鏡。”
李少傑甚至都能說出另一個“對立”的觀點。
“要時刻撣拂擦拭,不要讓其被塵垢障蔽了內心的光明。”
“嗯!”
榮教授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下一句,我都不用說,你自己都可以說出來。”
李少傑點了點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