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周媛媛的歌,其實並沒有耗費太多心力。

無非就是以前做過的小樣,選擇出來幾個修一修改一改,然後重製一下編曲配器,根據整體設計思路搞一搞細節罷了。

綜藝節目是國風,那麼什麼是國風呢?

李少傑的理解很簡單。

其實,就是中國風流行歌曲。

是的,本質還是流行歌曲,只不過風格是獨有的中國風格。

會加入一些中國特有的元素。

比如中國特有的民族調式,燕樂雅樂清樂,五聲。

配器上加入一些民族樂元素。

這些形式並非是固定,更不是絕對。

說到底,目的只有一個。

體現中國獨有的風俗文化,思想質感,乃至於表達一些傳統元素與現代流行樂的碰撞,如果你不需要古文詩詞,民族樂器,民族五聲音階也能表達出中國獨有的韻味,那也不是不行。

中國風,一向是“重意不重形”!

像是網上所傳,所謂五聲+民樂+詩詞的創作“形式”......

只是最簡單的模板,以及沒有學到家的粗淺理解罷了。

而至於目前流行的“古風”,其實就是中國風下屬的一個風格分類罷了。

中國風,可以有現代中國風,古典中國風,古典中國風自然就是古風了。

但古風不等於古典,本質其實還是流行音樂,沒什麼不一樣的。

如果過於追求方方面面的契合,反而丟失了中國風的靈性。

想通了這一點的李少傑,做起歌來直接原地放飛自我。

條條框框全無,直接從故事出發!!

“象徵性的用個五聲調式.......加個變宮?”

李少傑製作思路非常快速。

“至於樂器.......我願意用啥就用啥!!”

抬頭喊道。

“周志豪呢?!來準備錄鋼琴!!”

“來了來了!!”

周志豪待命。

李少傑微微沉吟。

一個歌火不火,不在於它好不好聽,更不在於它是否優秀。

音樂,從來都只有一個目的。

【音樂是用來被人記住的】!!

重複,便是作曲中必須考慮的。

洗腦是必須要有的。

得益於創作《斷了的弦》的騷想法,李少傑這一次依然將副歌直接安排在了最開頭。

甚至沒有用前奏。

“洗!就硬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