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中國風?

這句話一出,不僅是觀眾與後臺的選手,就連文博偉與高豫東都吃了一驚。

有中國風?

沒有吧!!在哪裡?

“是的,但這個中國風元素安排的非常巧妙且戲劇性,並且並沒有那麼明顯,完全沒有搶靈魂樂的風頭。”

林秋華道。

“知道什麼叫做【胡不歸】嗎?起源於《國風》,後見於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胡,通何,田園將蕪,胡不歸?”

“當真是符合曲子的意境。”

臥槽!!

觀眾們看向林秋華的目光驚為天人。

你是什麼耳朵,怎麼能聽出來這麼多的東西?

但殊不知......

表面上很是淡定的林秋華肚子裡也是一聲臥槽。

【臥槽,這小子這演出到底是誰設計的?】

......

“但是這首歌其實也有問題。”

聽林秋華評論完,高豫東甩了甩扇子,也想顯示一下自身存在感。

既然這倆人負責誇了......那我得批評兩句。

“故意為了加入中國風元素,反而讓整首歌都顯得......有瑕疵。”

“就裡面有一段人哼出來的京戲唱腔,我差點以為是蚊子。”

“哈哈哈!!”

觀眾們跟著笑了起來。

林秋華聽到這句話,有些不悅。

但還是很禮貌的搖了搖頭,輕笑說道。

“可是我不這麼認為,我反而覺得這段人聲京戲插入非常的驚豔,甚至盤活了整個歌曲。”

“嗯?”

高豫東的臉色便是一變。

但林秋華卻對著觀眾們解釋起來。

“那個人聲模擬的戲曲樂句,經過了失真處理後,在右聲道輕輕響起,就像是走在京城小巷子中,偶然可以聽到老舊收音機中傳來的京劇聲。”

“而隔了一段後,這京劇聲再次響起,好像故意停留原地,欣賞春風之景,而後面完全沒再出現過,像是走出了小巷子,進入到另一片美景之中。”

“對對!是有種這個感覺!!”

不少觀眾驚訝起來,與寧倩如的表情幾乎一模一樣。

“最後,在最後那段.....歌詞是什麼來的?”

林秋華愣了愣,在桌子上翻找了片刻,找到了選手們歌曲歌詞表。

看了一眼手中選手們作品的歌詞表,然後恍然道。

“對,【你可以慫恿三月的悶雷】這裡,與背景伴奏中,經過了失真處理的【你縱然帶來地下的玫瑰】,同旋律,但不同處理與歌詞,層次一下子就豐滿起來了。”

“而且,這作為伴奏的歌詞,是開頭就出現過的,而且後面除了這裡做伴奏,就再沒出現過,剛好在快要結尾的後半段,與前半段呼應!”

“無論從歌詞還是你的演出,燈光的配飾,再到音樂,都彷彿兜兜轉轉一圈,重新走回了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