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拳殺拳?”

陸玄心黛眉緊蹙,道:“什麼意思?”

“麥榮恩,出生於拳擊世家,其父麥志鴻曾奪得多項拳擊比賽冠軍,被譽為香江泰拳拳王。

受乃父影響,麥榮恩6歲時開始練拳,14歲時就斬獲全港中學生泰拳錦標賽冠軍,15歲時又贏得了全港泰拳48公斤級別少年組拳王寶座。

麥榮恩的少年時代,幾乎可以說是在領獎臺上度過的,因為橫掃香江學界和少年組的多項泰拳比賽,所以素有“學生拳王”的美名。”

張崇邦似乎沒有聽清楚陸玄心的問題,答非所問道:“2012年,年僅24歲的麥榮恩在香江泰拳冠軍爭奪戰61公斤級別比賽中贏得金腰帶,其後更是7年蟬聯香港泰拳比賽冠軍!”

張崇邦說得起勁,但陸玄心聞言眉頭卻是越皺越深,她不悅道:“看得出來,你在聯絡我之前做了大量功課,可你到底聽清楚我的問題沒有?

誰讓你背簡歷了?這些背景資料我知道的要比你詳細的多。”

“我就是在回答你的問題啊,你難道還不明白嗎?”張崇邦反問道。

“我明白什麼了?”陸玄心不滿道:“張崇邦!你不要在我面前故弄玄虛!”

張崇邦簡直大無語,自己都說得這麼明白了,怎麼這傻妞還是反應不過來?

他終於明白,有些人遲遲晉升不了不是沒有原因的。

作為一名刑事警察,如果連最基本的嗅覺反應都不具備,那還是趁早轉行吧,這一行真的不適合你。

要知道,破案有時候和練武一樣,同樣講究一個快準狠。

有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如果在面對罪案線索時,警方不能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最正確的分析和研判,那麼最終導致的後果,無疑會為罪案嫌疑人逃離法網,預留出充足的反應時間和籌劃出更多的應變手段,致使案件破案率大幅度下跌,捕獲嫌疑人希望也愈加渺茫,反而間接成為犯罪嫌疑人的幫兇!

所以,對於自己竟然選了這麼一個豬隊友,饒是張崇邦為人極其自負,也不由為自己的前路擔憂起來,自己真的能如願以償嗎?

可惜他現在沒有更多的選擇,加之還是自己有求於對方,卻也只好深吸一口氣,耐下性子道:“麥榮恩的拳法到底有多厲害,我想,剛才你也應該可以從他堪稱輝煌的簡歷中感受一二了,可是以麥榮恩拳法的強勁,卻仍舊被人用拳頭活活打死,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什麼?”陸玄心依舊不明所以。

“說明兇手在作案之前曾對行兇目標作過十分嚴格的篩選,他的目標至始至終都不是什麼普通人,而是有功夫在身的武林人士!”

張崇邦一語道破道:“透過麥榮恩,我們不難發現,兇手制定的目標還不是一般的武林人士,而是在某個功夫領域達到巔峰造極、站在金字塔尖的宗師級人物。”

“那又怎麼樣?”陸玄心不以為然道:“知道這個難道就可以破案了嗎?”

“還沒看出來嗎?”

張崇邦有點急了:“一切才剛剛開始啊,兇手是絕對不會輕易罷手的,這次是拳術高手,那麼下次呢?相信我,如果我們不阻止他,一定還會有其他人受害!”

“這只是你的主觀臆斷、一面之詞而已!”

陸玄心無動於衷道:“我得出的結論恰恰與你相反,我認為,這件案子充其量就是一場有預謀的仇殺而已。

而且該案目前已經驚動了警方,我想兇手此刻要麼蜷縮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要麼早就離開了香江,短時間內,是絕對不會冒著被警方抓捕的風險繼續露頭的,所以你的假設並不成立!”

“如果是尋仇,為什麼不用槍啊?”張崇邦反駁道:“所以我認為他這麼做一定有什麼特別的用意。”

“呵呵,張警官,你不覺得你想的有點多嗎?其實這有什麼難理解的?”

陸玄心被張崇邦的問題給問笑了:“張幫辦,難道這麼簡單的問題也需要我給你普及一下常識嗎?

首先,槍作為管制物品,普通人輕易是無法獲取的,也沒有渠道可以獲取。

其次,既然是仇殺,那麼站在嫌疑人的角度,選擇槍殺仇人,是不是太簡單也太便宜對方了呢?

假設兇手和被害人之間存在著深仇大恨,且兇手對於報仇又有著異乎尋常的強烈執念,在這種情況下,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兇手徒手殺死對方遠比用槍來的更為解恨。

如果你堅持認為兇手有什麼特別用意的話,那我認為這就是了。

第三點,我有必要提醒你的是,案發現場,鑑證科在被害人車中搜出了兩包毒品,事實上,關於這一點,新聞中也有披露。

所以,根據我們的分析研判,該起案件,大機率就是一件涉黑涉毒的幫派仇殺案,至於什麼是幫派成員,我想就用不著我和你多作闡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