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退,退,退!(第2/2頁)
章節報錯
“……”
劉協一愣,竟也無言以對:皇兄,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王允此時握著手中卷宗,彷彿有千斤之重,似乎要將支撐脊樑壓斷,歇斯底里地反駁道,“就算這些卷宗上是真的,董賊你就敢保證自家子弟,在外不曾狐假虎威、以權謀私?”
聽到這裡,老董忍不住笑了,伸手一指董璜:“子師說的莫非是璜兒?”
“不好意思,為杜絕此事發生,老夫早從一年前便好好管教他。雖然如今他還是會喝酒打架逛章臺,但借老夫之名以權謀私這些,還真沒幹過。”
威風凜凜跨騎在涼州大馬上的董璜,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躺著也會中槍,神色一時鬱悶極了:叔父,當著千餘宮中禁衛呢,侄兒還是他們的統領,給留點兒面子行不行?
感受到大侄子的幽怨,老董這才轉移話題,又向王允拂袖道:“哼,汝信不信無所謂,老夫任爾徹查並接受御史臺的監督。”
“但你侄兒之事卻鐵證如山,事實就擺在眼前。倘若不信的話,回去後可找王晨問個清楚!”
王允當即發出一聲聲冷笑,道:“老夫自會問個!……”
話剛說到這裡,猛然意識到什麼。隨即看向身旁計程車孫瑞和他人,都一副不敢置信的神色。
同樣的,他面上那羞憤決然中,帶著令人厭惡的冥頑不靈,也被巨大的驚愕覆蓋:“太,太尉竟要放老夫回去?”
“汝密謀刺殺當朝相國,當然不可能再以司徒的身份回去。但終究老夫技高一籌,未讓汝奸計得逞,屬於謀殺未遂。”
“老夫也不是什麼魔鬼,一切自會依《漢律》處置。”說著,往後望去尋找鍾繇,“元常,謀殺當朝相國未遂,當如何論處?”
“腰斬以示天下,抄沒家產!”
“老夫是說未遂。”
“相國,這就是未遂的定刑,既遂的話,還要誅三族……”
老董傻眼了,又問了一句道:“不是已讓你酌情修改《漢律》,公平公正、寬刑以安天下麼?”
鍾繇也為難,小聲回道:“相國,臣適才說的還是謀害三公的定罪,並不是相國。相國乃百官之首,位尊於三公之上,已然是朝廷威信所負。”
“若此等大逆不道之罪,也要寬刑論處,那朝廷威儀何在,百官安危又該置於何地?”
老董聞言沉思,發現……這事兒還真是鍾繇有理。
如今大漢這狀況,跟後來的唐朝藩鎮割據差不多。對待民事糾紛可從寬從緩、教化為先,但對待政治問題方面,決不能心慈手軟。
一旦如此,就有可能導致唐憲宗時期,當朝宰相和御史中丞當街被人刺殺的事件——要沒威懾力把這弄好,以後誰還肯跟著自己改革、匡扶漢室?
但話說回來,王允他是真不想殺。
一來是留著還有用,二來跟袁隗那夥人比起來,王允還是有所不同的。
袁隗等人已完全成為權力的傀儡,為爭權奪利什麼都可不管不顧。視天下黎庶為草芥,說興兵就興兵就興兵。
他們也根本沒將漢室朝廷放在眼裡,連檄文都是以太傅和司徒、司空的名義釋出。
王允雖然也要捍衛士人的地位,同時又深受傳統儒家‘安邦撫民’的思想薰陶。在擔任司徒的期間,辦事兒還是很靠譜兒的。
尤其對自己改善民生的改革政策,也積極配合且卓有成效。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老董拍著鍾繇的後背,咬耳朵道:“元常你再想想,能有什麼兩全其美之策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