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四老王密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可如何是好?……”
夜晚,匈奴王帳旁的一間小帳篷內,四名老王圍坐一團愁眉苦臉。
開口的是蘭老王,一臉無計可施:“來的僅是兩名使臣,一位神射無雙,另一位悍勇無匹……”
“還有那位年輕的副使,席間雖然話不多,但每每一針見血。舉手投足間盡顯大漢雍容儒雅風度,真是讓人心折。”
呼衍王也跟著嘆氣,道:“但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見他們的部下了沒?”
“不錯,五百人用餐時竟沒多少喧譁,用完後便整備替換下一批——那般軍紀嚴明的隊伍,感覺一個個都不像是人,就是一群披著可怕盔甲的活石俑……”
須卜王回想當時的情景也服氣了,點頭道:“咱們匈奴人馬雖然比他們多,但看對方的裝備配具,怕是十倍的兵力都難將其擊潰。”
三位老王唉聲嘆氣說完,目光不由齊齊看向始終未開口的丘林王。
在左右兩根粗如兒臂的燭火閃動下,丘林王的面孔顯得無比深沉。甚至微微一笑,還給人說不出的陰森感:“那麼,你們就想將族中的權力拱手相讓?”
他繼續笑著,道:“崑崙神在上,你們可不要那麼天真。”
“漢軍此番雖然嘴上說著,不會插手我們匈奴內部的事務。但他們護送於夫羅回來,本身就已表明了態度。”
“更不要提,那位大漢相國還替於夫羅,請下了使匈奴中郎將的職位!”然後,才扭頭看向三人:“你們不會不知道,那職位代表著什麼吧?”
北匈奴自遠遁不歸後不久,南匈奴便入駐漢地,成為東漢朝廷的附庸。
漢廷將南匈奴安置在幷州諸郡,設定‘護匈奴中郎將’與‘度遼將軍’以監視之。這種官職與護羌校尉、護烏丸校尉類似,均是負責監視邊境政權的職務。
護匈奴中郎將——也可以喚作‘使匈奴中郎將’,地位很高,可進駐單于王庭“參辭訟,察動靜”;而南單于則必須“遣使奉奏,送侍子入朝”。
換言之,東漢時期的南單于,實際是以“虛位”的形式存在,受到漢官的制約。
單于為名義最高統率,但長期受到漢廷的監視與控制。
當初四老王將於夫羅踢出匈奴朋友圈,也並非因什麼私人恩怨。最主要是他們見朝廷自桓靈二帝后,東漢勢力日漸衰頹,覺得雨停了、天晴了,他們又行了,想就此脫離東漢朝廷控制。
而老董如今將‘使匈奴中郎將’的職務給了於夫羅,便可謂以匈奴制匈奴,簡直是在對症下藥。
你們不是覺得漢官壓迫麼,沒有自由嗎?
行啊,那我給你的自由就過點火,讓你們單于來當使匈奴中郎將,這就是你們匈奴人內部矛盾了。
什麼,你們覺得不行?
就想在朔方、上郡這裡,不受約束地放牧,自成一部?
那可不行啊……
朔方、上郡自古乃大漢不可分割的領土,你們憑什麼權利都佔了,一點義務不想盡,只想著搞特權、玩雙標?
搞清楚點,你們只是崑崙神的子民,以為是來這裡留學的崑崙奴啊?
“可如今的大漢相國,是那位董卓啊……”
呼衍王很認同丘林王的說法,但更清楚客觀事實:“人家只派來千人的使團,便讓我等自慚形穢。”
“若是不順他的意,真惹怒了他,振臂一呼招來十萬天軍……”
說著神色不由驚恐:“難道我等要跟北匈奴一般,被打得屍橫遍野。在草原上再無容身之處,只能遠遁西域漠北,最終十不存一乃至徹底亡種滅族麼?”
可惜,此時老董不在場。
否則的話,他一定會輕哼一聲:“你們有點骨氣好不好?……真以為北匈奴兄弟過得很慘?”
“在大漢這裡他們的確不行,可遠遁歐洲後老牛逼了……日耳曼人你們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