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諶一自報家門,孫堅頓時……羞愧得想扇自己臉:潁川,荀家!

潁川荀氏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祖先可追溯到周代時期姬姓,到如今更聞名遐邇。當世有‘汝潁多奇士’之說,荀氏便是潁川眾多士族代表之一。

這一族在朝中為高官者極多,風評極佳。

眼下最出挑,便是著書漢水之濱,有‘碩儒’之稱的荀爽——連董賊都爭搶著徵辟入朝,可見這一族的影響力。

反觀他孫堅,雖在外說乃孫武后人,可在提倡‘孝禮文治’的漢代,孫武的後人……不能說只是個打仗很厲害的人後代吧,也只能說是個打仗很厲害的人後代。

就這,世人大多還不認可:你說是孫武的後人就是啊,有啥證據沒?

“據在下所知,鍾氏、陳氏兩大家族在朝中也安然無恙,倒是韓氏的大鴻臚韓公,奉太尉之命撫慰關東。”

“雖最終安然無恙,可其他使臣都亡命關東亂賊刀下。單袁術逆賊命人殺的,便有將作大匠吳脩、越騎校尉王緓等人……”

說到這裡,荀諶又道:“至於孫使君言太尉濫殺忠臣,不會是說那些盤剝百姓田地、腦滿腸肥的貪官惡賊吧?”

“正巧,此事由在下之弟荀彧,和好友廷尉正鍾繇查辦,樁樁件件都已公諸於眾。籍沒那些惡賊家產後還田於民,發現竟還剩下不少良田財物!”

“還田於民後,竟還剩下不少良田財物?”主簿公孫仇因職業的關係,首先驚訝了:這說明了啥?……說明那些貪官惡賊撈得太狠了!

只有將百姓一家甚至一族撈得徹底斷絕,或者遠遁洛陽外,田地和財物才會無法物歸原主。

就這,還不包括那些惡賊未被查處前的奢靡浪費。

“孫使君若不信的話,在下可差人將近半年的案件副本,全都抄送過來。若使君能尋出一處冤案,在下願豁出這條命,為蒙冤之人平反!”

“哼!”孫堅聞言,隨即重重一哼:“朝堂上下盡被董賊把持,還不是爾等說什麼就是什麼?”

“唔……”荀諶聞言,沉默片刻後道:“或許,就是這樣的吧。不知孫使君,為我等安排的營帳在何處?”

一聽這話,程普就覺臉色發燙:主公,你怎麼能……如此丟人現眼?

你瞧人家荀家子弟,言談不卑不亢、有理有據……你說不過就說不過,耍無賴算怎麼回事兒?

現在可好,人家都不稀罕搭理我等了……傳揚出去,你孫堅不就成了剛愎固執、不辨是非的逆臣反賊?

而我或許更慘,會讓世人以為我是在撅屁股看天——有眼無珠。

為了表示自己有眼光,程普不得不厚著臉皮開口:“荀……荀先生。”

“哦,在下忝為議郎一職。”

“荀議郎,我家主公或許道聽途說,對太尉肅清吏治一事有所誤會。然太尉大逆不道、以臣廢君,議郎總無話可說吧?”

“唉……”荀諶又與張溫對視了一眼,兩人都無奈地笑笑。

隨後荀諶便道:“程司馬,我等不想說這些國事,只想安安心心在這裡住上兩日,然後回去交差。”

一聽這個,時年十五的孫策便樂了:“果然,爾等也不是忠心效力那董賊,否則豈會避而不談?”

荀諶看了孫策一眼,鬱悶地搖頭道:“說了爾等也不信,信了也不服,服了也不改……”然後又看向孫堅,道:“其實孫使君究竟意欲何為,我等心知肚明,又何必如此?”

這話就讓孫堅炸了:咋滴,你是連掩飾都懶得掩飾,表明了瞧不起我?

荀諶能屈能伸,當即施禮道:“在下可沒那個意思,孫使君切勿多想。”說完,又四下環顧,顯然在等侍衛領他們入營帳。

這一動作,顯然讓孫堅更炸毛:“今日汝必須把話說清楚!……董賊廢立天子,世人皆知,汝難道還能狡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