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便眼睛四瞅,看到李儒後雙眼一亮,道:“嗯,呃,是繡衣使偶爾在一處荒山發現的。”

李儒何其乖巧,對自身的定位十分明確:繡衣使就是個筐,有啥不能明說的,就往裡面裝。

一方面他篤定老董還有其他的特務部隊,另一方面危機意識又很強,就很樂意背鍋打掩護:“不錯,正是繡衣使前些時日發現的。”

“唔,此事就由文若、公達、伯達三人商議一番,拿出個方案來。至於修水渠一事,再稍微等一下軍工廠那邊的訊息。”

荀彧當即一喜,道:“可是有助於修渠的事物發明?”

“嗯,鈞兒最近正在研製水泥。三合土的造價太貴,用來修渠勞民傷財,還是等水泥研製出來再徵調更卒。”

“善!”荒田不耽誤今年收成,修渠又可能會有便宜的材料,荀彧當然點頭同意。

“還有他事否?”

“太尉,軍屯的話,在下這裡或許也可抽調一部分兵卒。”荀攸隨即開口,道:“昨日太尉提的裁軍一事,在下已拿出方案。”

說著,由小黃門孫英交給老董。

裁軍一事,老董當然是不想的。可打了兩次仗後發現以他如今的治下生產力,根本維持不了十萬職業大軍。

另外戰亂之年,不少人都是被強拉入伍的。哪怕老董如今開展了思想教育,一些兵卒仍想著迴歸田園。

還有不少老兵這幾年攢了些錢財,到洛陽後還找到了相好兒,也想著卸甲歸田過安穩日子。

於是昨日晚上,他便將三級制兵略體系跟荀攸聊了聊,發現兩人居然想到了一塊兒。

“唔……採取自願的原則,以軍職和能力為劃分,普通士卒可配以良田為遣散費。”

“軍中老卒及軍官,可轉入郡縣為都尉、縣尉、求盜等,保留其軍籍,緊急情況下需服從徵調。”

細細看完,老董發現荀攸的方案很全面詳細,基本秉承了‘奉獻越大,獲利越大’的原則,同時給予了退伍軍人優於編戶齊民的待遇,也保留了他們日後仍可能參戰奉獻的義務。

“公達思慮周全,方案甚是詳備,執行性極高,就是有一點……”

先大力讚揚肯定了一番,老董隨後才弱弱道:“採取自願原則讓士卒報名,萬一士卒跑了一半多該咋辦?”

“主公儘可放心,軍營待遇比起尋常百姓匠商好上不少,且晉升空間大。此令一出,應當只會退伍一小部分。”

“想必隨後還要評定軍功和能力,再強制淘汰一部分,但如此也不會令士卒寒心,反而會更珍惜留在軍營的機會。”

“喏,不要忘了弄個歡送大會,別讓將士們走得冷清。”

董卓這才放心點頭,然後道:“那就按照計劃,先裁撤兩萬人。剩下的精中選精、優中選優。”

“老夫要的結果,是正規野戰部隊皆乃精銳中的精銳。”

“就算是徵調的後備軍,也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比那些胡亂拉來一群僮奴壯丁的諸侯軍、郡國兵要強!”

說完,飯也吃得差不多。

見下面文武也沒啥要彙報的,老董便準備起身:今天跟蔡琰約好了談標點符號的事兒,但那最多一刻鐘就能談完。

剩下的時間,還不是兩人膩歪個一整天?

並且還能出其不意地搞一下偷襲,在小美人兒又羞又怒又驚的尖叫聲中,收穫極大的滿足……

想了想,老董就覺自己……挺不是個東西的:輕易得到了何太后、八號技師和羅珊娜後,又要單純甜甜的戀愛。

可在這個時代,自己又有什麼錯呢?

就在他準備宣佈散會的時候,門外傳令匆匆來報:“太尉,軍情急報,江東猛虎孫堅打過來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