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位別具特長的小天才,老董微微一擺手,便有侍衛將其拖走:“非但你當不了官,推薦你來的那些傢伙,老夫也會派人好生查查!”

劉平這才意識到什麼,面色一下慘白:“太,太尉不可如此啊,適才我等還聊得那般投機,汝豈能說變臉就變臉?”

老董卻沒再搭理他,看了眼身旁的史阿後,起身向後堂走去。

史阿躬身施禮,自然明白要做什麼。

司馬懿則匆匆起身,忍不住問道:“爸爸,不繼續面試了?”

“面個屁!……”

老董煩躁地甩了下袖子,道:“還看不出來麼,舉茂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這察舉制已然成官官相護的途徑!”

很顯然,這次各縣推舉來的屬官,除了柳河還湊合,其餘都是些酒囊飯袋。

對於河內這些官員豪強來說,自己此番打跑袁紹、王匡後,多出來的權力真空,便成了他們的狂歡。

“懿兒,汝可知老夫為何執意讓將爾收為義子麼?”到了後堂,老董忽然又感傷起來,深情地看向司馬懿。

司馬懿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然後才搖頭:“孩兒不知。”

老董神色就有些失落,道:“世宗孝武皇帝(漢武帝)為太子時,衛綰為太子太傅,他曾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太子要想有所作為,關鍵在於得人。”

“太子又問,北方匈奴氣焰囂張,如何是好。衛綰答,得人。”

“太子再問,晁錯七國之亂後,國家仍有內憂,又當如何。衛綰再答,得人。”

“太子復問,民生凋敝,怎求殷實富裕。衛綰還答,得人。於是,太子不復問。”

說完,再度抬頭看向司馬懿,道:“這下,你明白了麼?”

司馬懿懂了,但好像又沒完全懂:“所以,這就是爸爸強人鎖男的原因?……為了民生富裕,國家興盛,便要廣納人才。”

“納了人才後,又怕他們不用心辦事兒,就給個義子的名頭。好讓他們上了你的賊船,就再也下不來?”

“呃…..”老董想搖頭否認,但最終還是點點頭,鬱悶道:“懿兒,有時候不用懂這麼多的……”

“不過,重點不在這裡!”

“重點是,老夫知道此番回洛陽後,除了要將農業和稅賦改革推行下去,做好樣板外,還該幹什麼了!”

說到正事,司馬懿也認真起來,點頭道:“駿馬失群,無以奮進,神龍無雨,亦難飛昇。爸爸思群賢,如涸澤之望雨露,嬰兒之望父母。”

“此番見徵辟察舉制,已不能滿足用人所需。”

“回洛陽後,便要改革召賢制度,唯才是舉,得而用之。如此以人為本,配以新政革舊,方能興復漢室!”

“不錯!”老董當即點頭,一拍大腿道:“無論什麼時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世上從不缺千里馬,缺的是能發掘它們的伯樂。”

“百年大計,樹人為先。”

“此事功在千秋、利在當代,老夫一定全力使得這項工作盡善盡美。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務必不留遺憾地完成!”

司馬懿聽得心潮澎湃不已,忍不住又道:“那爸爸回洛陽後,打算先如何入手?”

“先把大漢的章臺行業,弄得興盛起來!”

“嗯?……”司馬懿一愣。

“嗯!……”面對乾兒子的質疑,老董卻又堅定點頭:“別懷疑,這兩件事是有深切聯絡的。”

7017k